17亿收购蔚来资产,江淮汽车要深耕代工了?

  文车圈能见度,作者陈香羽

  江淮汽车要在代工这条路上走到黑了,近日宣布进一步绑定蔚来汽车。

  根据江淮汽车(600418.SH)发布的公告,公司拟收购蔚来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蔚来”)持有的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相关项目资产(包括设备、工装类资产等),预计交易价格为 17.04 亿元。若本次交易顺利实施,有利于继续深化与蔚来汽车的战略合作。

  从代工到成立合资公司,再到如今的收购资产,江淮汽车把自己与蔚来汽车牢牢绑在一起。但江淮汽车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7.84 亿元,同比下降 502.26%。

  这种情况下还要花 17 亿元收购蔚来资产,难道除了代工,江淮汽车就没有别的故事可讲了吗?

  “输血”蔚来?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洗牌不断,市场排名不断更新。曾经的新势力“大哥大”蔚来,在销量上一度被哪吒、零跑等后来者赶超,在业绩上也尚未实现盈利。

  今年前三季度,蔚来营收 332.05 亿元,同比增长 26.57%;净亏损 86.51 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361.63%。第三季度的车辆毛利率为 16.4%,而在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为 18.1%。

  不仅仅是亏损扩大,今年蔚来的销售目标恐怕也无法实现。蔚来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是 15 万辆,而 2022 年前 11 个月蔚来累计交付新车 10.67 万辆,目标完成率是 71.13%。

  12 月 27 日蔚来还公告称,由于产能无法充分释放,公司将第四季度交付预期由此前公布的 4.3 万~4.8 万辆下调至 3.85 万~3.95 万辆。而在前几日举行的 NIO DAY 上,李斌表示,2023 年将是蔚来二代平台切换和销量释放的一年,将向 20 万辆的年度交付量目标迈进。

  今年的销量目标尚未完成,便给明年定下了更高的目标,不禁怀疑蔚来哪来的自信。

  在亏损加剧的情况下,蔚来还加大着其他领域的研发投入。李斌在三季度财报沟通会上表示,除核心业务蔚来品牌之外,蔚来预计明年将会对子品牌、电池、芯片、手机等相关业务投入 30 亿~40 亿元。

  这就意味着,蔚来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自己未来的发展。此时江淮汽车花 17.04 亿元买走安徽蔚来的部分资产,将进一步扩充蔚来的资金储备。

  但是,作为老牌车企的江淮汽车,这些年日子也不好过。

  首先在销量上,今年前 11 个月,江淮汽车整体销量达 45.75 万辆,同比下滑 5.12%。其中,公司重型货车销量下滑 62.13%,多功能乘用车销量下滑 48.57%,大型客车销量下滑 36.92%,是跌幅最大的三类车。

  其次在业绩上,能保持盈利都依靠政府补贴。2018 年-2021 年,江淮汽车净利润分别为-7.86 亿元、1.06 亿元、1.43 亿元、2 亿元,同期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为 12.78 亿元、11.17 亿元、13.03 亿元、20.05 亿元。

  《车圈能见度》查阅资料发现,仅今年以来,江淮汽车就发布了 15 则获政府补贴的公告,累计金额达 8.7 亿元。

  在 2021 年年报中,江淮汽车计划 2022 年产销各类整车及底盘 56.8 万辆,同比增长 8.36%;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 450 亿元,同比增长 11.63%。

  显然,今年前 11 个月,江淮汽车仅完成销量计划的 80.5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75.44 亿元,完成收入目标的 61.21%,两者全年预期均无法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自 2014 年至今年三季度,江淮汽车合计实现净利润 18.6 亿元。如果这次收购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将用掉江淮汽车将近 9 年的净利润。

  自身造血能力弱

  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的结缘可以追溯到 2016 年。当年 4 月,江淮汽车与蔚来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认江淮代工一期产能 5 万辆的计划;位于合肥经济开发区的江淮蔚来先进制造基地也在同年 10 月动工。

  2021 年 3 月,江淮汽车与蔚来进一步深化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江来先进制造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来公司”),二者的合作模式由此前的“代工厂”升级为“深度合作伙伴”。

  两个月后,蔚来与江淮汽车、江来公司签订联合制造生产协议,江淮汽车将继续生产 ES8、ES6、EC6、ET7 和其他可能的蔚来车型,并将把年生产能力扩大到 24 万辆。

  与蔚来深度绑定的同时,江淮汽车还“抱紧”了大众的大腿。2017 年 12 月,双方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后更名“大众汽车(安徽)”),成为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之后,大众在中国成立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2020 年 12 月,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完成,江淮大众改名为大众汽车(安徽);2021 年 4 月,大众汽车(安徽)宣布在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一期制造基地。

  彼时业内分析,江淮大众很有可能在未来需承担起大众新能源的制造、研发大旗,且规格将高于上汽和一汽。

  表面上看,江淮靠代工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但“寄生”在他人枝头始终不是长久之计。江淮汽车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思皓”最初是江淮大众在 2018 年发布的全新纯电动汽车品牌,之后便无偿、无限期给江淮汽车使用。

  在此基础上,江淮汽车将品牌架构调整成“思皓”“瑞风”“江淮 JAC”三大核心品牌,其中,思皓主打乘用车领域(包含思皓新能源),瑞风聚焦公商务领域,江淮 JAC 则聚焦商用车领域。

  在规划中,思皓新能源品牌将成为江淮汽车向智能化和电动化方向转型升级的主要载体,将在 2025 年之前推出 A0 级、紧凑型、爱跑和中大型 4 个平台的产品线,覆盖 10 万~25 万元的的价格区间,累计实现销量 50 万辆。

  目前,思皓推出了 A00 级车花仙子、紧凑型轿车爱跑、SUV 车型 E40X、轿跑 E50A 等多款车型。

  但搜狐汽车数据显示,今年前 11 个月,思皓累计交付量为 9 万多辆,月均销量 8000 多辆,与头部新势力们还是有些差距。

  此外,在各大投诉平台上,思皓新能源系列车型还频遭质量投诉,如电池包频出故障、掉电严重等。

  在深度绑定其他车企后,长期依赖政府补贴的江淮汽车,何时才能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