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里子和面子

  互联网医疗不止是卖药。

  @科技新知 原创

  作者丨何芙蓉 

  编辑丨月见

  “阳了”成为了 2022 年全国各地的年末关键词。

  “囤药焦虑、用药误区、抢抗原……”疫情突然放开,接踵而至的是各地线下医疗资源的供不应求。

  互联网医疗则临危受命,顺理成章的加入到这场战斗中。近期,各平台线上问诊迎来爆发式增长,其背后互联网医疗产业的社会与经济价值被进一步突显。

  上一轮被疫情催火的行业是生鲜电商。但结果已见分晓,社区团购在一年时间内经历了现象级的爆火与退潮,每日优鲜作为前置仓的代表倒在了疫情放开前。

  消费者阶段性的出行受限并没能扭转生鲜电商行业的整体发展走向,那么疫情的外部因素会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转折点吗?

  行业现状:始于问诊,终于问诊?

  基于新冠特殊的感染属性,阳性患者居家隔离治疗成为最普遍的选择。

  12 月 12 日,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通知》发布后,包括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美团买药等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相继上线防疫专区,并提供7×24 在线问诊服务。从诊疗、买药、以及相关科普防治等,在线医疗渠道承接起感染患者的主要医疗需求。

  根据各平台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在 12 月 13 日至 12 月 19 日一周内,发热门诊防疫相关问诊咨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 340%,其中呼吸内科问诊咨询量环比前一周增长 590%;

  将近同期,美团买药一周内线上咨询新冠相关症状的问诊量周环比增长 559%,其中“发热”症状咨询量增长 555%、“咳嗽”症状咨询量增长 496%、“咽痛”症状咨询量涨幅达到 927%。从城市维度来看,北京市相关咨询量最高,其次依序是成都市、广州市、上海市、深圳市和重庆市。

  各平台在线问诊量的极速增长伴随着新冠感染的高峰期同步到来。

  毫无疑问,此次各平台数据的高速增长受益于政策和突发需求层面的双重推动,互联网医疗在疫情这一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迎来了一个增长的窗口期。

  但不得不承认,这一“盛况”的可持续性还有待观察。

  三年以来,这是全国首次直面疫情,“阳了”之后有什么症状?如何用药?如何预防及恢复等,全国各地对于相关寻医问药的需求量在这段时间集中爆发,高峰期之后将持续减少。

  抛开疫情的特殊需求,互联网医疗在需求端的使用场景仍然很单一。

  一般而言,患者明确自己症状或病因,且并没有大碍的情况下才会选择线上问诊,例如当皮肤过敏时不知道吃什么药时,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病可通过医药电商补给药品。

  而更多的用户通过线上问诊了解病情,则主要是为了缓解所谓的焦虑。

  当患者察觉到身体有异样且情况并不危急时,出于方便、以及成本因素的考虑,很多人习惯性地去线上平台咨询,且多偏向免费问诊。而线上问诊往往会存在患者对自己的症状了解不清晰,且医生做不到面对面检查等情况,轻度问诊之后若线上医生觉得该症状情况无大碍,患者便得到一份安心,随即下线;若被告知有比较严重的可能,患者将会采取线下复诊及治疗。

  目前,互联网医疗对于大病很难做到深度诊疗,轻度问诊却难以调动患者的付费意愿,进退两难。

  对比线下医疗,一般是问诊、买药、治疗等一条龙服务形成闭环,而当前互联网医疗并未能链接起看病的各个环节。不少用户咨询结束便没有下文,毕竟短短几分钟的远程问诊很难让患者打消对“安全、准确”的担忧。

  患者选择线上问诊,更多的是以最低成本寻求一份心安。

  这也反过来说明,当前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程度仍然较低,并不能为患者真正解决多少问题。

  以悬壶济世知名,行电商买药之实

  当前,互联网医疗由多种业态共同构成,行业细分领域参与者众多。从供给端来看,则主要包括在线医疗、医药电商、以及医院端互联网医疗等细分领域。

  其中在线医疗的代表公司有平安好医生、微医等,通过问诊佣金分成或者广告营销等方式实现盈利;医药电商则主要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美团等电商巨头;支持医院主导互联网医疗的传统医疗 it 厂商有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两者已经上市。

  医药电商是目前互联网医疗市场占比最大的一个细分板块,同时也是行业少数跑通盈利模式的赛道之一。2021 年,医药电商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中的市场规模占比达 56.18%。

  从各玩家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出,目前行业最直接的变现渠道便是付费问诊,以及电商卖药。以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在线问诊平台,行业痛点如上所说,即用户付费问诊咨询的意愿并不高,目前仍处在亏损当中。

  医药电商虽然想象力低,但变现路径更直接,消费者选择网上购药一般目的性明确,知道自己要买什么所以直接网上下单。当前,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玩家已经实现扭亏,似乎应了那句老话——“电商离钱最近”。

  虽然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平台同样有在线问诊等板块,但重医药,轻问诊的现象明显存在,问诊仍是卖药的引流方式之一。

  根据京东健康财报显示,其主营构成分别为商品收入(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服务收入(市场、广告及其他服务)两个部分。自 2020 年-2022 年 H1,京东健康的商品收入分别为 167.74 亿元、261.77 亿元、174.82 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86.54%、85.32%、86.44%,长期以来稳定在 85% 以上。

  阿里健康如出一辙,2023 财年上半年,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 100.81 亿元,占总营收的 87.66%。2020 财年至 2022 财年,这一占比分别为 84.76%、85.16%、87.04%。

  可见,两者对于“卖药”业务的高度依赖。

  并非人人都能“卖药”,这是其优势所在。阿里、京东、以及美团在主营电商业务作为支撑的前提下,具备大平台流量优势,它们布局医药电商,可视为电商销售品类的自然延伸,本质仍是电商业务。

  医药电商玩家们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不过天花板同样存在。根据阿里健康财报,从 2020 财年-2023 财年上半年,阿里健康医药自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91.3%、92.4%、62.5%、35.5%、24.2%,增速屡创新低。

  这一趋势对于刚刚越过盈亏线的阿里健康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医药电商平台收入增速放缓,整体走向在电商增长的大趋势之内,已经过了高速成长期。

  或许,行业玩家也早该意识到,互联网医疗并不只是医药电商这一表层业态。未来想要持续增长,唯有做深做透。

  冰山之下

  互联网医疗本身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如今以医药电商为主导的产业形态只是其冰山一角。医药电商只能说是短期的或者部分的产业形态,最终还是要升级到整个医疗行业。

  国内医疗资源长期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占比不及 10% 的三甲医院承担了 40% 的问诊量,其中有超过 50% 的问诊是常规复诊及慢性病诊疗。对于患者而言,尤其是更多低线城市的人群,看病难、看病贵、且耗时长是常态。

  行业需求显而易见,这也是互联网医疗被寄予厚望的原因。

  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互联网医疗是一种以分级诊疗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

  东兴证券分析师王建辉表示,如果将挂号为代表性的应用作为互联网 1.0 的标志,那么在线医院目前正处于 2.0 时代,预计未来医院主体主动参与构建这一生态将极大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构建以个人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体系。

  届时预计 2.0 时代互联网企业流量模式和医院主导模式 3.0 将同时存在,共同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医疗 3.0 模式的占比,也是行业突破市场规模的关键所在。

  叮当健康招股书曾披露,2021 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4674 亿元,并预计在 2025 年达到 1.6 万亿元。行业身处蓝海,但成长阻碍同步伴随。

  互联网医疗本身具备公共属性,长期以来除了政策导向不够明确,还要面临强监管。

  在产业纵深发展方面,由于整个就医问诊环节多且割裂现象明显,多方主体的利益和诉求难以同步满足,如今主要玩家囿于“卖药”环节也是一种无奈。

  另外,在消费端的渗透上,用户选择线上就诊的主动性及付费意愿还有待提升。

  回到开头的话题,此次疫情可被视为一个发展契机。其利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普及了广大民众对于互联网医疗的认识,培养了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上取得了突破,例如此次疫情应对方案打破了此前互联网医疗“不得首诊”的禁忌,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体系开始在北京等地逐渐开放。

  接下来,行业能做的便是要抓住这一利好,走出“卖药”的桎梏,致力于用户服务,真正解决医疗行业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疫情是垫脚石,但不是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