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张宇
编辑杨博丞
题图 IC Photo
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诸多政策的支持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快速成长。2021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 2230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43%,移动医疗用户人数突破 6 亿,互联网医疗行业也因此迎来了一波“上市潮”。
药师帮、方舟健客、梅斯健康、叮当健康等一众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趁势递交招股书或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而原本定于 2021 年 6 月递交招股书的“独角兽”医联,由于遭遇“财务审计问题”和“IT 审计问题”,一直未能如期递交招股书,且至今再无任何与上市进程相关的消息传出,令外界颇感疑惑。
公开数据显示,医联成立于 2014 年 6 月,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截至目前,医联线上拥有超 140 万注册医生,线下拥有超 70 家门店,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 16 个城市。成立至今,医联共计完成了 7 轮融资,其中不乏云锋基金、腾讯投资、红杉中国等明星投资机构加持。
早在 2021 年 8 月,就有消息人士指出,医联计划赴港上市,募资约 3 亿至 4 亿美元,正与高盛公司合作上市事宜。然而在医联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并合并了未来医生(原企鹅杏仁)之后,其上市一事依然成谜,最后不了了之。
作为同时获得过腾讯和阿里巴巴投资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医联的商业化情况究竟怎么样?如何构筑起长期竞争的壁垒?未来又将驶向何方?01.
被投资机构追投
医联是互联网医疗行业中为数不多被投资机构追投的企业。
在医联成立初期,定位为纯粹的医生社交平台,主要为医生提供了一个病例分享、学术讨论和临床交流的社区,由于踩中了医疗、社交两个最热风口,医联在成立一年内就拿到了 3 轮投资,融资金额接近 5000 万美元,投资方包括腾讯投资和云锋基金等,其中,云锋基金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共同创立的私募股权基金。
根据医联披露的数据,2016 年 11 月,平台实名认证医生数达到了 40 万。整合完医生资源后,商业化问题很快被摆到了台面上。起初,医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通过帮助平台上的医生对接出诊服务、进行多点执业而赚取信息服务费。
但医联的商业模式显然没有任何竞争壁垒,《2019 中国医生集团蓝皮书》数据显示,2014 年中国的医生集团仅 2 家,而到了 2018 年新成立的医生集团就有 852 家。医联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恶劣,于是开始掉转航向,走上了自建全科诊所的道路。
2016 年 6 月,医联与腾讯合资成立了企鹅医生,通过自建的高品质全科诊所网络,以及便捷的家庭医生服务与互联网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在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后,医联全面转向了慢病管理,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慢病管理平台”,面向用户提供在线问诊、线下面诊、手术预约、在线开药等服务,2017 年 12 月,医联再次获得由腾讯投资参投的 4 亿元C轮融资。
政策的春风将医联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2018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于实体医院,患者的首诊必须在线下,复诊随诊可以转到线上。
借着东风,医联与华西口腔医院、日照华方中医分院、银川市第二人民医等达成战略合作,此外,其还携手叮当快药打通了就诊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彻底实现了“医+诊+药”服务闭环。
同年 7 月,医联顺势完成了由红杉中国、中投中财基金等投资的 10 亿元D轮融资,紧接着在 2019 年 8 月,医联又完成了一轮由中投中财基金、盛世景参投的战略投资,但未公布具体融资金额。
2020 年,医疗再次披露平台上共汇聚了超过 80 万名实名认证医生,其中 5 万余名为医联的签约医生,且与超过 6000 家药企、药店展开合作。同年 12 月,医联完成了由中国生物制药投资的 5.14 亿美元E轮融资,中国生物制药也由此获得了前者 13.09% 的股权,按此推算,医联的投后估计已经高达 40 亿美元,而由于估值过高,导致其在一级市场的融资需求难以被满足,上市似乎已势在必行。02.
IPO 前夜的高管内讧
由澳洲海归医生马丁、腾讯元老级员工徐琳成立的杏仁医生是一款专业高效的医患沟通管理工具,医生可以通过杏仁医生与患者建立更深入紧密的联系,并提供特色的随诊、跟踪、交流、检索功能,是医生的重要行医辅助工具。
不过杏仁医生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根据其披露的数据,公立医院的单月手术量,几乎是杏仁医生两年的手术总量。
2018 年 8 月,杏仁医生与企鹅医生宣布合并并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新公司名称定为“企鹅杏仁“,对比,企鹅杏仁 CEO 王仕锐曾表示:“杏仁医生是互联网医疗的先行者,两家公司合并后,将在线上线下、医生患者两端构成高度协同互补,疾速构成辐射全国次要城市与人群的高质量安康效劳体系。”
2019 年 4 月,企鹅杏仁获得了由碧桂园创投、腾讯投资参投的 2.5 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不过,由于商业化进展不顺,企鹅杏仁在 2021 年 4 月升级为“未来医生”,而品牌升级仅 8 个月后,未来医生便并入医联成为了一个事业部。合并后,医联主要聚焦线上,未来医生主攻线下。
事实上,医联不止一次对组织架构进行过调整,最初的组织架构调整始于 2020 年 8 月,医联将原有的医生经纪业务升级为“合伙人制度”,并对业绩要求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原有负责人也被不同程度的降级。
2021 年 4 月,医联再度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包括核心部门重组、高层人员调整等等,并最终导致执行总裁李悦被迫离开,部分部门负责人先后出走。整个 2021 年,医联共计有超过 10 位高管离职。
频繁的组织架构调整与高层人员内讧,使得医联内部动荡不安。2021 年 1 月,有医联员工在医联的上海与广州办公地点门前聚集,甚至拉起了“医联无良企业,坑害员工”的抗议横幅。
接二连三的组织架构调整与高层人员调整,背后或是医联仍在摸索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2017 年医联的总营收约为 6 亿元,2019 年的总营收约为 13 亿元。不过,根据已上市的互联网医疗企业的经营状况,医联或仍处于亏损之中,比如阿里健康在 2022 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为 2.32 亿元;平安健康连续亏损八年,2022 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为 4.24 亿元;叮当健康在 2022 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为 5.86 亿元。
而原本定于 2021 年 6 月递交招股书的医联,在经历了一些列组织架构调整与高层人员内讧之后,便再无任何与上市进程相关的消息传出。03.
医联还有机会吗?
互联网医疗行业想象空间巨大。根据共研网发布的《2023-2029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产业链全景研究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预计 2022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 3099 亿元。
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一个细分领域,慢病管理的市场规模也十分可观。根据《2020 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2020 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 268 亿元,渗透率为 11%,预计到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57 亿元,渗透率将增长至 37%。
不过,现阶段用户对于互联网医疗的使用还停留在较浅层面。根据易观发布的《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洞察 2022》,在智慧医疗直接面向消费提供的服务与产品中,消费者的使用行为仍较多的停留在“信息查询”“在线挂号”等浅层次的服务上,疾病管理方面渗透率仅为 10%,更深层次的智慧医疗服务在消费者层面的渗透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为医疗行业的新发展方向,互联网医疗有利于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和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因而在政策层面得到了大力扶持。
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二是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三是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四是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重点放在社区和农村;五是关注重点疾病,例如心理健康和中医药发展。
目前,包括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均已入局其中,医联可谓压力山大。尽管行业仍是一片蓝海且政策明朗,但对于医联而言,只有完善自身产品及服务体系,打造优质的就医体验,解决传统医疗体系中的痛点,或许才能换取突出重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