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屹立不倒,新希望凭什么?

  顺潮流、快半步、走正道。

  刘睿敏  作者

  《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 40 年》 来源

  长期主义,低调务实

  1、坚持“草根精神”

  在新希望从创办到壮大的 40 年,刘永好始终十分珍视“草根精神”。如果我们要解读“草根精神”,有三个核心关键词是绕不开的:

  (1)接地气:刘永好和新希望人始终记得农牧产业的“出身”,生活作风朴素,坚持“用小企业的精神办大企业的事”。

  (2)坚韧不拔:刘永好时时强调要有“创业之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坚持不懈地做实事,不在乎一时的成败。

  (3)谦逊包容:新希望内部重视不分行业、不分阶层、不分身份的学习,谦卑、包容,奠定了企业带着浓郁草根精神的创新文化。

  接地气的做事态度、坚韧不拔以及谦逊的“草根”本色,也在刘永好身上时时体现。

  据新希望的员工回忆:某次会议后,司机拉着刘永好和几个高管到路边的“苍蝇馆子”吃工作餐。刘永好总是看哪里民工多就往哪里扎——说明实惠、味道好。可那个小饭馆连餐巾纸都不给配,最后还是司机跑到车上拿了一包纸巾。吃完临出门时,刘永好回头嘱咐司机:“桌上一包纸只用了几张,记得拿上,别浪费了。”

  刘永好身上的“草根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整个公司。某次公司大会开得有点晚,副董事长王航叫了个网约车,站在门口就冲一屋子年轻人招呼:“我家住哪儿哪儿哪儿,谁跟我顺路……”

  坚持“草根精神”就意味着坚持踏实、低调的作风,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连续创业的强韧心态。不停留于现有成功,不让既得利益束缚住自己的手脚,始终以创业之心,才能在时代的变革随时做好准备,随时响应时代而变革自身。

  2、风险意识

  强烈的风险意识是刘永好的重要特质。

  在新希望发展的 40 年间,中国民企有过不少冒进岁月。一个个风口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不少人短时间赚得盆满钵满。但刘永好始终对“麦田”之外、自己不了解也掌控不了的投资领域十分谨慎。

  曾经有不少民企热衷“资本运作”,这个概念风行一时。企业通过融资、并购等金融手段,让企业规模得到迅速地扩大。但刘永好对投资的看法却近乎“保守”,他始终以品牌和实业为经营核心,认为投资对企业来说像一个“存钱罐”,不追求高额风险收益,只是希望通过投资帮助主业抵御周期风险,确保主业安全,同时为主业发展打开更宽广的空间和想象。

  最终“资本运作”潜藏的巨大风险一一爆破,百亿、千亿市值蒸发、创业者深陷囹圄的例子并不少见,新希望却在“看天吃饭”的农牧行业中,稳定地一次次穿越周期,在充满危机和机遇的迷雾中始终稳定前行。

  新希望正是做到了坚守农牧民生、长期主义的集团策略,抵御各种风险诱惑,才能够在各种时代的风浪之中行稳致远。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能永葆风流者,唯长期主义者!

  3、保持企业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员工和老板的界限正在被逐步打破,创业多元化,机会也很多,如果领军者们不同心协力,就难免陷入“大企业病”的困扰。

  船大难掉头的大企业病,在新希望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新乳业下属雪兰公司有一扇冷库门,进进出出经常关不严,一直说修又一直没修,始终就是没人管。一次组织外出学习,所有人说就该办公室主任管。于是,办公室主任拿铁锤把门砸了,自己花了 1000 多元钱重新修了一扇门。他很羞愧,自降一级工资。

  这其实是很多大企业管理的现实。想要规避“大企业病”,就要保持企业的年轻和活力,杜绝人浮于事的臃肿和懈怠。

  (1)永远保持一个精干的总部。只有脑袋越小,身体才会越灵活,当总部太过庞大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现象——人建庙,庙招人,招的人又建复庙。现在,新希望作为一家营收 2000 多亿元的世界 500 强企业,总部始终保持在 120 人左右。

  (2)建立红军、蓝军的组织管理机制。一个创新业务推出的时候,建立红军、蓝军,甚至黄军,进行内部竞争。从成本角度看,增加内部竞争会增加一部分成本,但如果内部没有竞争,就会一团和气、缺乏动力,“不竞争才是最大的成本”。

  (3)企业要提前关注传承,不能等到最后一天再去想传承的问题。让年轻人提前上位,缩短管理代际,“一个人最好的职业生涯就是跟着别人干 10 年,自己挑头干 10 年,然后再帮着年轻人干 10 年。这可能是最好的职业生涯设计”。提前把舞台让给年轻人,不让他们在成长过程里受到各种干扰,这才是一个新陈代谢的组织的良性状态。

  (4)通过合伙人机制,把个人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绑在一起。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合伙型的经理人,刘永好总结了“共识、共创、共享、共担”的“四共”机制,即在投资理念上取得共同认识,在项目上共同投资,在利益上共同分享,在投资风险上共同分担。

  二

  紧跟时代,变革组织

  2009 到 2012 年间,是互联网的爆发期,电商大门的轰然开启、80 后一代的崛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让商业世界的格局和风向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互联网的喧嚣、热闹、性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体经济企业,特别是其中的民企相对冷清,少人问津,更何况是看起来土里土气的农牧领域。

  当互联网浪潮打来的时候,新希望如何接招?刘永好又是如何让一个传统行业紧跟时代潮流,完成向科技企业转身?

  1、“顺潮流、快半步”

  刘永好将新希望的发展经验总结为“顺潮流、快半步”。

  (1)洞悉时代规律,敏锐地抓住市场供求发生的根本变化,顺势而为,企业就能事半功倍。

  电商发展的初期,势头凶猛,对传统制造企业以线下为主的营销模式造成明显压力。这让很多传统制造业对互联网既不屑又无可奈何。但是刘永好不一样,尽管在 2012-2013 年遭遇过短暂的困惑,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丝毫没有抗拒互联网时代的浪潮,而是看到互联网企业之所以爆发,根本原因是互联网公司的整体理念、模式和组织更适应用户需求。

  潮流已来,刘永好迅速转变思路,广泛地向小米、腾讯、美的等企业学习,迅速地把握住了“互联网+”“To C”发展的时代潮流,将新希望从封闭的农牧产业中解放了出来。

  (2)判明大势后,要“快半步”发展。

  刘永好的秘诀是,“宁愿走快半步,不要走快一步。任何时候,不是冲到最前列,因为快一步往往重心不稳就掉下去了。快半步,踩实了可以比别人更快,不行的话退回来重新开始”。

  为了“快半步”,要始终推进小企业式的接地气、灵活性、快速变化能力的提升。通过开放、灵活、互利、共赢的方式,才能每一个时代都成为“快半步”的行动者。

  2、干部年轻化

  很多人难以想象,新希望 2000 多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过 30 多岁。

  新希望内部流行一句话,“年纪不是年纪,心态才是年纪;年轻不是年轻,创新才是年轻”。

  代际之间的思维差距是巨大的,新经济背景下,做创新、做数字化和组织转型,年轻人显然更适合。

  (1)采用干部竞聘制。为了把舞台让给年轻人,新希望内部的干部采用竞聘制,竞聘的标准有三个:一是个人有意愿、积极性;二是有战功,不论年龄、资历,有业绩、有战功就行;三是有组织贡献,光个人干得好还不行,还得有胸怀,帮助别人成长,比如积极参与集团中台管理,兼职一些重要岗位,对自己本职之外的工作也有付出等。

  (2)配合干部年轻化,还有收入机制的变革。以往收入基本由领导定,贡献与收入并不成比例,损伤了员工积极性。新的收入机制采用增量分法,除工资外,绩效、奖金可预期、可衡量,尤其是对超出预期的增量部分实行重奖。这样,每个人都有清晰的年度或阶段目标。

  刘永好评价一些日本的企业说:“其实这些企业非常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都很好,但这些年发展乏力了。它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同志奋斗终生,年轻人浪费青春’,老同志永远不退休,年轻人永远上不去,企业就永远没希望。”

  3、布局新赛道,建立产业生态

  传统制造业如何不被时代抛下?刘永好坚定地带领新希望用“互联网 +”拥抱新经济、新消费。

  他意识到,新希望必须从传统制造集团转型为科技产业集团,但新希望十几万员工,大专及以下学历者依然居多,强行推进互联网化和科技化,阻力大、风险高、效率低。用“投资+合伙人”模式布局新赛道,就成为必由之路。

  (1)行业选择上,必须成立与新希望产业有关联的,能推动产业链上的企业良性发展的,让创新、投资和运营发展相结合的独立运营的新平台,以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

  (2)建立产业生态的投资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要做的是“养儿子”。发现有潜力的赛道和企业、长期陪伴、手把手教、持续赋能,以及共同成长,投资人和创业者共同努力将新平台不断做大。

  (3)开拓新赛道,就必须要更多年轻的耕耘者,激发他们、留住他们、培养他们。新的合伙人机制、新的兵团作战方法,都是配合新赛道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

  企业文化:给员工安全感

  经济学家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说过,“注重个人主义和活力主义,保护和激发个性、想象力、理解力和自我实现的文化,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

  文化理念奠定了一个企业的基因,一家企业上下共同表现出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行为取向与作风,就决定了这家企业能够取得怎么样的成就。

  在对新希望的调研中,秦朔团队发现新希望是一家很有安全感的企业,员工在新希望工作普遍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这种安全感首先来自刘永好。许多认识刘永好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种“好人主义”的精神,继而他又将这种状态赋予整个新希望集团。刘永好的这些特质,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传导给了他身边的高管,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着他们,继而传导到全集团。所以,整个新希望就成为一家“情绪稳定”、向善、简单的公司。

  新希望的“三像”文化,可能就是对这种安全感的最佳注解。

  第一是像军队。

  一家企业,首要任务是“活着”,要想活下来、活得好,战斗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企业要像军队,令行禁止,组织力、执行力、攻坚能力要强。同时,新希望还有一种强烈的“战功文化”,所有人都很清楚,要获得提拔、进步,要有收获,关键还得靠自己立下战功,这也激励着年轻人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论英雄,长江后浪推前浪。

  第二是像学校。

  企业要健康发展,成为百年企业,关键在于学习、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只有后备人才不断顶上来,才能实现新陈代谢、永续发展。

  新希望有自己的 MBA 商学院,有成熟的学习体系。但最能体现新希望“学校”色彩的,还是刘永好一直强调的“干中学”。

  在新希望,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实战。新希望不断为员工提供新的机会,看谁能打下地盘、建功立业,“快速由连长变团长,团长变师长”。如此,新希望的规模优势、灵活机制优势和不拘一格选人才的传统,就塑造了以战代练、以练代学的重要练兵场。

  新希望的“现代师徒制”,集团招收管理培训生,安排副总裁级核心高管一对一传帮带,之后安排他们进入一线,上下结合,帮助管理培训生迅速成长。在以契约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适当加入“学校”“师徒”的文化因子,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制度结合,是一项极有意义的探索。

  第三是像家庭。

  “家”是中国文化架构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源起和归宿。在新希望,也有浓浓的“家文化”味道。这里有不少人干到退休,目前形成的“二十岁新生代,三四十岁核心骨干,五十岁以上二线稳定力量,六十岁左右定军心、导师、顾问”的“四世同堂”的人力结构,在中国民企中是非常少见的。

  “三像”文化是一个有机体,不能只讲一点、忽略其他。刘永好总结说:“只像军队,执行力强,但是温柔度不够,学习力不足;只像学校,教书育人,但是缺乏执行力;只像家庭,互相关爱,但是执行力和学习力做不好。必须三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