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飞渡万丈悬崖

  向前一步是万丈悬崖,往后回眸已无路可走,或许只有向死而生才能深刻体会到生存的意义。

  3 月最后一天,华为召开了一场依然艰难的年报发布会。华为副董事长、CFO 孟晚舟身穿一袭黑色连衣裙,首次以轮值董事长身份,亮相华为 2022 年年度报告发布会。

  就在发布会前两天,华为刚刚在内网公布了新一轮董事会选举结果,董事会除在人员上有所扩容,从 13 人变为 17 人,多位核心业务一把手进入董事会之外。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孟晚舟担任公司轮值董事长,轮值时间从今年 4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为期 6 个月。

  据接近华为的知情人士对品玩透露,早在今年年初,孟晚舟就提前进入轮值董事长角色。“说的更早一点,其实去年就开始轮值了,只是不想让外界过多解读而已。”

  自 2019 年 5 月,华为首次遭遇“技术封锁”,整整四年时间,求生存一直是华为的主旋律。如今,事情仍正在起着变化,制裁已经成为常态化。孟晚舟亦从美国脱困,打破其父任正非的断言“孟晚舟没有技术背景,永生永世不可能做接班人”,正式成为华为的“最高领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华为大大小小事务的真正掌舵者。

  外界除了关心华为本身的业务进展,更关注孟晚舟在暴风骤雨之中接任,能为华为管理、业务拓展上带来何种新鲜思路。

  “回顾 2022 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身处暴风雨中,我们不得不继续奔跑。”年报发布会上,即将结束任期的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首先为华为 2022 年的发展作结,并为 2023 年以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定下基调,“2023 年,仍然是华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努力多打粮食,既能生存下来,又能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徐直军所言非虚,新常态下,2022 年,华为实现营收 6423 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增 0.9%,大盘止跌;但净利润同比下滑 68.7%,至 356 亿元,净利润率 5.5%,双双处于历史低位。

  “不容易,这个业绩并不是很好看。”一位行业人士对品玩感叹。

  与去年年报会上,华为大面积诉说从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三个方向积极拓展新领域,不同的是,今年华为似乎在业务板块划分上更加清晰,明确了未来几年营收的牵引点。

  此次年报会,华为首次以数字能源、云业务、智能汽车部件解决方案、ICT 基础设施、终端划分华为核心板块业务,并单独于企业业务、终端业务、运营商业务分别披露具体营收情况。让外界首次了解到,具体业务板块的实际经营状况。包括大家颇为关心的智能汽车部件解决方案、云业务、数字能源三个板块业务。

  当然,大家最先关注的还是华为这艘大船的主航道。

  净利润下滑与压强式研发投入

  2022 年,华为营收止跌且微微回升。

  2021 年,华为年报会的主题海报主角是一艘红色的冰船,在一望无际封冻的海面上,奋力划出航线。今年,华为主题海报则是冰雪消融后,一枝枝竞相绽放的红梅。

  侧面印证,华为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迎面而来的即将是骤风暴雨。2021 年,华为营收彻底结束持续五年接近 20% 的高增长,急剧下滑 28.6%,成为制裁以来营收的最低点位。2022 年,华为营收为 6423 亿元,与去年的 6368 亿元基本持平的同时,还略微增长 55 亿元。

华为 2022 年财报数据总览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华为 2022 年财报数据总览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

  不过,在净利润、净利润率、现金流等表现上则差强人意。2022 年,华为实现利润 422 亿元,净利润 356 亿元,净利润率 5.5%,资产负债率 58.9%,经营活动现金流 178 亿元。相比于 2021 年,这些数字分别是 1214 亿元、1137 亿元、17.9%、57.8%、597 亿元。

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 2018-2022 年数据对比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 2018-2022 年数据对比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

  孟晚舟给出解释,“去年整体经营利润下滑,同时研发投入加大,从整体上造成经营能力下滑”。据了解,2022 年,华为研发投入费用达到 1615 亿元,研发费用率达到 25.1%,处于历史高位。

  不久前,任正非在“难题揭榜”火花奖颁奖礼上提到,三年时间,华为完成 13000+ 颗器件替代开发,4000+ 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华为做出了自己的管理系统 MetaERP 软件,完全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编译器和语言。

  徐直军在发布会上也强调,华为通过压强式研发投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提升产品竞争力。“业务连续包括供应连续,开发与制造连续和 IT 系统连续等。”

  徐直军也指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为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CRM、ERP、PDM、MES 等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解决了有无问题,但离先进、好用、可持续还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华为之所以净利润同比增长 75.9%,除了孟晚舟所说的,华为在产品销售结构上的调整、更好的供应计划协同管理,数字化带来的内部管理效率提升,还与处置包括荣耀在内的子公司以及业务获得的高达 674 亿净收益不无关系。

  综合研发强势投入与子公司业务处置两个因素,2022 年,华为净利润急剧下滑在情理之中。 

  从不同业务板块来看,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走势与去年趋同。今年是 5G 商用第四年,5G 投资建设高峰期已过,行业将更多目光聚向 5.5G、千兆光网,乃至 6G 的前景与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去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同比下滑7% 的基础上,今年该业务略微增长 0.9%,达到 2840 亿元。

  企业业务继续保持高成长性,实现营收 1332 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 30%;终端业务继续下探,实现营收 2145 亿元,同比下滑 11.9%。不过,相比于 2021 年终端业务下滑 49.6%,终端业务在 2022 年业务止损能力获得明显改善,或与 Mate 50 系列、折叠屏手机、终端商用产品热卖有关。

客户视角&产业视角财务数据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客户视角&产业视角财务数据   图片来源:华为 2022 年年报

  今年,华为年报多出产业视角,即从产业角度,对不同业务经营状况进行披露。其中,ICT 基础设施实现营收 3540 亿元,终端业务实现营收 2145 亿元;云业务收入 453 亿元;数字能源 508 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 21 亿元、其他业务 40 亿元。

  在去年首次披露华为云经营状况之后,进一步详尽披露核心业务板块的经营韧性。

  从不同地区来看,中国依然是华为的营收主战场,实现营收 4040 亿元,占比 63%,同比略微下滑 2.3%;其次是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占比 23%,获得收入 1492 亿元,同比增长 13.5%。接下来,亚太地区占比7%,实现营收 480 亿元,同比下滑 10.5%;美洲占比5%,实现营收 319 亿元,同比增长 9.1%。

  更为艰难的终端与车业务

  众所周知,终端业务一直处于华为“供应链遇阻”的风暴中心。而智能汽车部件业务能否在手机业务受困下,救赎终端,亦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手机业务影响最大,从世界第二落到 Others(其他)行列”,徐直军轻松地对媒体打趣道,因为华为的服务,大家还是愿意在 5G 时代买 4G 手机用,自己用的就是华为最新推出的 Mate X3 折叠屏手机,重量与普通手机无差别。

  “只要美国商务部许可 5G 芯片,华为就能生产 5G 手机,我们还能做到(5G)折叠屏手机。” 

  去年,华为 Mate 50 系列刚刚发布就“一机难求”,身兼数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直言,“Mate 50 大卖让华为又活过来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华为手机业务因 5G 芯片的缺席,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整体市场份额持续萎缩。据 Counterpoint 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华为手机中国的市场份额从 2021 年的 10% 进一步下滑至 7.9%。

  然而,智能汽车部件业务进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3 月 31 日年报会当天,任正非签发文件,明确指出华为五年之年不造车,是继 2020 华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决议“华为不造车”的又一次战略延续。

  年报发布上,徐直军特别重申了华为对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的定位,“华为的战略没有变,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徐直军直言,个别部门、个人或者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这件事在查处过程中,华为 30 多年构筑的品牌不会被滥用。华为会对旗舰店等内部宣传物料进行整顿,回归到战略上来。

  当天夜间,余承东下达指令:问界门店将于 4 月 1 日开始拆除所有相关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随后,网络传出余承东就不造车,华为 Logo 滥用一事,在华为内网上的留言回应,“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再来看吧!”

余承东在华为内网上的留言  图片来源:网络余承东在华为内网上的留言  图片来源:网络

  以余承东为首的造车派与任正非、徐直军等为代表的不造车派,所引发的内部争议,正产生强烈的涟漪效应。

  4 月 1 日,余承东立即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澄清外界对其“造车”的误解。“现在去掉华为 Logo 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华为一直坚持不造车,要帮助车企造好车”。余承东称,之所以出现 HUAWEI 问界是因为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等车企的加入,在消费从层面无法形成统一认知,给营销、零售带来障碍。

  余承东否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存在路线之争,“禁止华为作为汽车品牌并不是否定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模式”。

  当前,华为主要通过三种模式切入汽车产业链:第一种,零部件供应模式,即将定制化的零部件直接销售给车企,也可以看作 Tier 1 模式;第二种,解决方案集成模式(HI),即为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第三种,智选车模式,在第二种模式基础上,帮助客户完成工业设计等环节。

  三种模式中,除以问界为代表的智选车模式进展顺利外。其他模式均陷入“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窘境之中。极狐阿尔法S华为 HI 版 2021 年年初发布,2022 年上半年才正式交付,在此期间,华为线下旗舰店展示的均是工程样车。

  华为与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阿维塔 11,于 2022 年 8 月正式发布后,当前正处于线下铺货阶段。

  就在年报会前夕,3 月 27 日,广汽发布公告称,因各方资源调配等问题,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H8 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而去年,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公开吐露与华为合作的难点,“可能不仅仅是电池,华为也是大牌的供应商,价格比较高,不受控,我们想跟华为合作,发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在余承东留言的下方,有华为员工直言,HI 模式提供智能座舱、智能软件,这些以后都是智能车的核心技术,有哪个大厂安心本分地把这块业务给我司。这番言论与上汽的“灵魂论”不谋而合。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将 Logo 与合作伙伴作明确切割,再度延长不造车战略之后,或许今后华为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更难了。 

  不过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以及华为员工认为,不造车对华为更为有利。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目前华为不适合重资产进入汽车领域,制造环节外包也不行,投资大、风险大,投资回报长,且距离主营业务较远。

  2022 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仅为 21 亿元,与企业业务新兴板块营收相比实属杯水车薪。未来,华为打粮食的重任应该在其他业务板块中。 

  云、数字能源肩负“打粮食”重任

  在产业视角中,华为云业务与数字能源两块业务表现抢眼。云业务收入 453 亿元,较去年 201 亿元,翻了一番。数字能源首次对外披露,实现营收 508 亿元,在极短时间内,超过进入公有云市场近八年时间的云业务营收。

  去年,华为云围绕出海、生态两个主题展开叙事。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2 泰国站上,华为宣布印尼、爱尔兰即将开服。同时,面向全球落地包括云原生、AI 开发、数据治理、数字内容、软件开发、开天 aPaaS 等在内的 15 项创新服务。

  在操作系统生态方面,截至 2022 年年底,欧拉系统 Euler 累计装机量超过 300 万套,中国服务器新增市场份额超 25%,全球下载量超过 100 万。“目前,华为云海外市场也用欧拉操作系统 Euler 与高斯数据库 GaussDB。”华为计算产品线员工向品玩确认。

  以欧拉为代表的华为云软件业务,跨越了生态从无到有再到初具规模的关键拐点。

  据 Canalys 发布的 2022 年中国云市场数据显示,华为云以 19% 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仅次于阿里云。Canalys 报告认为,2022 年是阿里云最艰难的一年,在经历 2021 年经历强劲增长后,增长持续放缓。同时,华为云合作伙伴收入增长 55%,此外,华为云在海外地区收入取得高速增长。

  数字能源方面,华为提供包括清洁发电、ICT 能源基础设施、交通电动化、嵌入式电源、综合智慧能源、能源管理云在内的六项产品解决方案。 

  去年 9 月,华为智能光伏样板案例低调对外亮相,华为为位于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的光伏骏马电站,提供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电力载波通信(PLC)在内的技术解决方案。据 IHS Markit 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起,华为逆变器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名。

  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利好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可以预见,华为数字能源业务板块在未来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

  当然,华为正全方位撒网,以打捞一线生机。

  2021 年起,为了寻找生存的机会,华为先后成立数十个军团/系统部,横跨运营商、企业、终端三个板块业务。除今年董事会成员发生变动,军团/系统部、组织架构面对业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持续变阵。

  比如,去年,华为面向不同行业军团,成立类似于“智囊团”的产品组合军团;在服务客户时发现,智慧公路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某些业务场景相似,遂将两个军团进行合并。

华为组织架构图   图片来源:华为官网华为组织架构图   图片来源:华为官网

  再比如,华为业务组织模块变为六个,分别是 ICT 基础设施业务、终端业务、华为云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海思。其中,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ICT 产品与解决方案、全球技术服务隶属于 ICT 基础设施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海思业务在无法通过晶圆代工制造先进制程芯片之后,也在悄悄寻找业务落点,布局包括无线短距离通信芯片、HDR Vivid 视频标准芯片业务。一位海思员工告诉品玩,“海思在无线短距离通信以及 UWA(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两块业务很多能力都落实在芯片上,需要广泛、多方的参与,慢慢培养起来。”

  不久前,华为举办的硬、软件工具誓师大会上,徐直军称,三年来,华为围绕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芯片开发三条研发生产线,完成了软件/硬件开发 78 款工具的替代,保障了研发作业的连续。

  同时,华为芯片设计 EDA 工具团队联合国内 EDA 企业,共同打造了 14nm 以上工艺所需 EDA 工具,基本实现了 14nm 以上 EDA 工具国产化,2023 年将完成对其全面验证。

  今年,华为生存的故事仍在继续娓娓道来。就像徐直军所说,今天的华为就像梅花,梅花飘香是因为她经历了严寒淬炼。华为面临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但我们也有增长机会、有组合韧性、有差异化优势、有客户和伙伴的信任和敢于压强式投入。

  写在最后:回到孟晚舟本人

  年报会上,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问了孟晚舟一个颇为尖锐的问题,“4 月 1 日,您即将就任轮值董事长,有什么打算?鉴于 2018-2020 年,您的不幸经历,有一部分投资人认为您就任轮值董事长,美国对华为的管制将加剧,您怎么看?”

  孟晚舟的回答颇为从容,她表示,“华为治理章程已经明确了体制的接班、制度的接班,不是某个个人的接班,整个公司是在集体领导下奋勇前行。公司不会把整个集体的命运系于某个个人的身上,我们有非常明确的约定,即一张蓝图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