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专家解读:马斯克脑机接口公司植入手术的进步在这里

  1 月 31 日消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计划给健康人植入大脑芯片,以使人类能够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这是他对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的终极目标描述。

  要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需要多年的研究和成功的技术演示。然而,Neuralink 最新的进展为成千上万患有四肢瘫痪等疾病的人带来了希望,最终可能使他们恢复失去的身体机能。

  本周一晚些时候,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Neuralink 首次将大脑芯片植入人体。马斯克称病人“恢复得很好”,并表示大脑植入物已成功记录来自神经元的信号。业内人士称这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不仅因为公司必须说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相信技术的安全性,才能继续进行人体实验,还因为这一结果表明,结合前期在猴子和猪身上的测试,植入物的功能符合公司的预期。

  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大脑研究所主任罗伯特·德西蒙(Robert Desimone)表示,虽然这并非第一种为无法控制四肢的人提供恢复身体机能的大脑芯片,但 Neuralink 的先进技术很有趣。

  德西蒙说:“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解决整个系统中的问题,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它的功能,足够的时间来收集安全数据,从而确保不会造成任何问题。”“假设所有这些都是正确的,我想不出有什么能阻止他们在更多患者身上进行研究。”

  去年 5 月份 Neuralink 表示,已经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FDA 一位发言人说,公司提交的信息足以支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其开始进行人体试验的申请,并拒绝进一步置评。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的公开发文之外也没有透露关于患者的任何信息。

  根据数据提供商 PitchBook 的数据,Neuralink 成立于 2016 年,在去年 11 月份的一轮股权融资中估值为 35 亿美元。公司与 Synchron 和 Precision Neuroscience 等其他几家脑机接口公司存在竞争关系。据悉,Synchron 开发了一种类似心血管支架的设备,并将其植入患者大脑顶部的颈静脉中;Precision Neuroscience 也已将微电极阵列临时植入六名患者体内,目的是获取测试数据。

  马斯克常常以设定古怪目标而闻名。他一直希望麾下火箭公司 SpaceX 能将人类送上火星,把人类变成半机械人的想法可能同样很激进。即使马斯克最终没能实现目标,在前进过程中也可以完成很多事情。

  Neuralink 的大脑芯片被称为“N1”,大约有四分之一的硬币大小,有几十条“线”连接到大脑组织,并且每根线都有十几个电极。马斯克说,这项手术“就像用智能手表替换一块头骨”,然后把线缝进脑组织中,这样它们就能靠近神经元,传递电信号。

  Neuralink 开发了一种特殊的机器人“R1”,可以在几分之一秒内植入线缆。手术中所用的针和线比人的头发还细。机器人必须非常小心避开血管系统的敏感部位,避免出现脑出血。这项任务变得格外困难,因为即使在完全固定头骨的情况下,大脑组织也会有轻微运动。

  读取神经信号然后将信息发送到电脑或移动设备上,是恢复残疾人身体机能的关键。现有技术已经能做到这一点。神经科技公司 Blackrock Neurotech 表示,公司制造了一种名为 Utah Array 的设备,已经成功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移动机械臂或自行进食。

  麻省理工学院的德西蒙说,Neuralink 技术进步在于所采用的柔韧线缆,可以随大脑一起移动,从而避免损伤脑组织的可能性。

  专家说,另一个潜在进步是 Neuralink 芯片可以从大脑中读取更多信息,类似于从拨号上网到宽带上网。

  但目前还不知道关于 Neuralink 到底做了什么、它的技术到底在人体试验中实现了什么效果,也不清楚患者对大脑植入物的耐受时间有多长。一些竞争对手只在有限时间内尝试过人体植入物。比如在另一次手术中,研究人员临时安装了一个设备来收集数据,但植入完成后就立即移除了。

  专家们提到的其他未知因素包括,Neuralink 芯片到底可以读取什么信号,能读取的时间又有多长。因为如果植入的线缆周围脑组织继续生长,信号可能会变坏。研究人员还必须证明采集到的信号对恢复运动功能等身体机能有用。

  Neuralink 不仅要证明技术是有效的,而且要证明这种技术能带来显著好处,这样才足以说明一项非常复杂的手术是合理的。

  只有时间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看着尼奥在《黑客帝国》中学习功夫,我记得当时在想,‘哇,我想努力让这成为可能,’”Neuralink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 DJ Seo 两年前在 Neuralink 举办的一次展示会上说。“现在,我相信这是一个能应对得了的工程挑战。”

  在同场演讲中,马斯克自己描述了如何提高数据从大脑上传到体外设备的速度,“我认为这是我们需要打破的桎梏,这样才能减轻人工智能的长期风险,才能和人工智能齐头并进。”(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