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频发,管理收紧,电动自行车700亿市场或迎来重大调整

  进入 2024 年下半年,有关电动自行车的负面新闻仍是连绵不绝,起火、逆行、远光灯,在带给住户行人危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矛盾。

  近期,随着多部门连续多条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新规陆续发布,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正在加速规范化,对于产业而言也在进入全新的存量替代时期。

1

  事故不断,改装电动自行车成安全隐患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经济的优势迅速普及。根据行业协会和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 3.5 亿辆,年均产量 3500 万辆,均价约为 2000 元,年市场规模约在 700 亿。我国是制造和使用电动自行车的第一大国。

  在 2019 年之前,电动自行车一直属于“野蛮生长”阶段,行业里只有一部 1999 年发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各个厂商主要是从市场考虑推出不同价位的产品,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名为电动自行车,但是实际速度、危险程度不低于摩托车的产品存在。这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越来越快的“电动自行车”被老百姓称为“超标车”。

  从 2019 年 4 月 15 开始,电动自行车进入了新国标时代。工信部主导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18)国家标准发布,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防火性能、阻燃性能、无线电骚扰特性和使用说明书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

图片来源: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图片来源: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

  在这其中,电动自行车车重不超过 55kg,车速不超过 25km/h,使用不超过 48V 的低压电池,被普遍认为是最终要的几条标准,直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规范和限制。超过这一标准,车辆需要按照摩托车标准上牌,驾驶人则需要申请摩托车驾照。

  但从规定到落实并非一日之功,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环节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非法改装。

火灾现场,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火灾现场,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据北京日报报道,2024 年 7 月 5 日晚,在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街道一居民院,充电车棚内的一辆电动自行车起火,烧损车棚及 13 辆电动自行车、3 辆摩托车。据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判断,起火车辆为一名外卖员所有,其所用电池为网上购买的与车辆不匹配的大功率电池 ,在长时间使用和频繁充电下,导致电池故障引发起火。

  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事故近年来并不罕见。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 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 2.1 万起,2022 年为 1.8 万起,2021 年为 1.4 万起,数量有持续上升趋势。

  在这之中,电动自行车的电气故障是电动自行车起火的主要原因。

  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二级指挥长高维娜指出,电动自行车起火事故中,电气故障是主要原因,占比高达 78%,其中,蓄电池热失控更是占据了 44% 的比例。

  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整车和电池产品的本质安全存在问题,市场上销售的锂电池质量参差不齐,不乏“三无”产品;其次,非法改装现象突出,也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最后,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充电的行为,极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锂电池火灾与普通火灾相比有较大区别。锂电池是一种含能物质,用现有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剂,对锂电池灭火几乎没有效果;用二氧化碳、七氟丙烷也只能扑灭明火,无法从根本上抑制火灾发生,往往还会复燃;水喷淋系统虽然降温灭火效果明显,但耗水量大,扑救时间长。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1 年以来,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及建筑物内蓄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 6.97 万起,死伤 884 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7 亿元。

  毫无疑问,改装电动自行车属于违法行为,且会很大程度上带来驾驶人和社会层面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与用户期望之间的错位也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视频平台发声。他认为,电动自行车用户之所以改装电动自行车,一是因为近几年监管比较宽松,第二是电动自行车国标和老百姓实际需求相差太远。

  李稻葵指出,新国标中明确规定,电动车不得安装后视镜,但必须配备自行车式的脚踏板,并设有 25km/h的最高速度限制。然而,自这些规定实施以来,部分厂家并未完全遵守。有的厂家在出厂时符合标准,但消费者购买后往往选择拆除脚踏板,并自行安装后视镜。这种现象导致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谈及消费者为何倾向于改装电动自行车,其核心原因还是出于实际需求。消费者作为理性的个体,他们选择骑自行车时,自然会关注安全性,因此安装后视镜等改装措施便应运而生。在谈及电动自行车限速问题时,李稻葵表示,自己骑自行车时的速度都超过 25km/h,因此按照 25km/h的速度骑行电动自行车确实可能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对于需要接送孩子或上班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速度限制可能会造成问题。

  基于以上情况,李稻葵认为现有的限速规定并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他强调,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相应的改装。因此,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标准时,应更加广泛地听取基层消费者的意见,确保标准能够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行动、法规连下,产业迎来新变化

  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减少火灾及其它安全隐患,近期多部门联合展开了专项行动。从 5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市场监管、公安、消防、住建、应急等多个部门集中组织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夜查,重点检查了违规停放、消防安全不合格、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经营场所违规充电、擅自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据人民日报报道,现场共劝导搬离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自行车 29.8 万辆,依法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 689 家单位、856 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立案处罚。

1

  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页面

  除了专项行动之外,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也有着相关动作。4 月 7 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

  目前《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还在起草过程中,根据现有计划项目文件,将对包括车速限值、限速器防篡改、整车安全、蓄电池充电器互认、机械安全、耐高温识别代码标识、电气安全、防火等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规范。

  现已有多位业内人士对钛媒体 APP 表示,这将会对接下来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产生重要影响,未来产品的形态、行业的格局都可能因此变化。

  尽管目前仍处于起草过程中,但近期有传言指出,此次电动自行车新版国标将发生多项变化:包括非必要情况下不应使用塑料件,塑料材质的部件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 5.5%;电动自行车与电池组具有互认协同功能,电动自行车出厂必须带电池;增加定位、测速功能;数据支持实时回传和储存;具备安全检测功能;电池、电控器、限速器防篡改;不应使用车载充电器等。

“天津简易款”电动自行车,图片来源:爱玛官网

  “天津简易款”电动自行车,图片来源:爱玛官网

  在此之前,电动自行车行业一般将电动自行车分为两大类,一种塑料件使用较多的,更像摩托车的电动自行车被称为“无锡小包车”。另一种以金属框架为主,重心更低的电动自行车,被称为“天津简易款”。相比于“天津简易款”,此次新规显然会对售价更高的“无锡小包车”产生更大影响。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产业促进会执行会长杨华表示,与 2018 版相比,2024 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增加了材料阻燃、互认协同、定位功能、安全监测、防篡改的技术要求,是对车辆的合规与安全更有保障。

  对于新法规的一些细节,杨华也表示出了担忧。“增加塑料件限重要求以及车辆最高 55KG 的重量不更改,但许多车辆不能使用不会自燃的铅酸电池,担心市场监管不到位,又会增加许多火灾发生。”

  除了即将改变产品和行业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外,监管层面还将对行业和电动自行车的重要零件做出细化要求。

  4 月 30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和《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主要面向企业,对电动自行车企业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包括:满足焊接自动化率达到 70% 以上、电动或气动装配工具达到流水线上产品工艺设计总工位的 70% 等关键指标要求;企业需配备底盘测功机等必要检验检测设备,且具有充电器、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能力,设备原值不少于 100 万元。

  5 月 6 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将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开始实行。该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后国内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必须符合其要求。

  钛媒体 APP 了解到,我国此前没有针对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的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电动自行车厂商对于电池只是“整车送检”,如今填补了相关安全质量监管的技术依据空白。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单体电池和电池组均列入 CCC 认证范围,要求每块锂电池必须标明安全使用年限、打刻耐高温(950℃保持半小时)的永久性唯一性编码。这一编码如同电池的“身份证”,能够记录电池的生产批次、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关键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表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尤其是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安全强制性标准的出台,对规范电动自行车及锂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促进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钛媒体 APP 认为,电动自行车的新规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局面: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电动自行车市场将更加规范,安全性和质量得到保障,市场信心将逐步恢复。一些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退出市场,大型电动自行车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也许会发生变化,集中度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吴泓磊,编辑|钟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