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AI,我们如何给自己的工作留条“后路”?

  文脑极体

  最近,关于萝卜快跑与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的争论,又炒热了那个其实并不陌生的话题:AI 要来抢工作了,我们该怎么办?

  伴随着 AI 大模型能做的事越来越多,被 AI 抢走工作的焦虑感与恐惧感也愈发膨胀。先有真人配音大范围被 AI 合成声音取代,又有画师、设计、文案等岗位被 AIGC 挤压,如今连司机这个岗位也出现了风险。

  于是乎,大家都想给自己的工作找条后路。但是再一看,科技带来的压力似乎无处不在。我去送快递、送外卖,低空经济正在发展无人机投递的新模式;我在家做自媒体,AI 不仅能生产文案,还能合成各种视频了;我进厂去打螺丝,“黑灯工厂”已经实现全无人化了。左右为难干脆遁入空门吧,连寺庙都智能化了。

  这 AI,就这么不给我们打工人留后路吗?

  如果你也有过这种焦虑,那今天算是来着了。听我的,先深呼吸三次。咱们把 AI 替代工作这件事拆开了揉碎了,找找我们共同的“后路”究竟在哪。

  心理学上有一个原理,叫做拆解效应。在恐惧症、抑郁症等问题中,患者可能会过度担忧害怕某种情形的出现。这时心理医生会建议患者将恐惧目标进行拆解,并对其细节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恐惧会自然消失。

  比如说,我们怕电视里爬出来贞子。这时候就可以想,贞子想爬出来总共分几步,她能爬什么型号的电视,电视放得高会不会摔着她,两个电视对着放会不会把贞子绕晕……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恐惧,都来自一种模糊的未知。贞子如此,AI 代替工作也是如此。如果尝试拆解和分析 AI 代替工作这件事,就会发现一切有迹可循,也自然可防可控。

  首先,我们要明白 AI 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仅仅是从个案上看,会感觉 AI 技术进步飞速,无所不能。但如果从逻辑上分析,就会发现 AI 的能力边界其实非常清晰。我们经常说,AI 有三能三不能。如果真的惧怕 AI 带来的工作压力,最坏也无非就是在求学、择业上避开 AI 所擅长的,选择它无法完成的。

  AI 能做的,有这么三件事:

  • 1. 替代重复劳动。比如质检、单据识别等,甚至包括简单的内容生成。
  • 2. 凝结重复性经验。比如代替司机的驾驶经验,代替配料师的配比经验等。
  • 3. 分析大规模数据。比如船舶分析、仓储分析等。

  如果你的工作恰好有以上三个属性,那么压力就会大一些。但与此同时,AI 还有三项从来不擅长,以后也很难擅长的事:

  1. 需要处理跨组织、跨系统协同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一手协同人事部门,一手协调财务部门,同时还要沟通客户,那么 AI 根本无法产生任何威胁。

  2. 真正富有创造性的工作。AIGC 只能根据模板与规律生成内容,不具备真正的创造性和灵感,这一点人类将始终领先于机器。

  3. 高强度与人沟通的工作。AI 能够识别,但不能倾听;能够理解语句,但不能产生同理心。与人沟通的能力,将在 AI 时代变得更加宝贵。

  带着这些了解,我们至少可以先划出 AI 与自身就业之间的“安全区”。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我擅长的恰好与 AI 相符,那可怎么办?

  今天,很多人会觉得我不会 AI,不会编程,甚至不是理工科出身。AI 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太陌生了。如此一来,如果我的工作领域大量引入 AI,那不是对我一点好处没有吗?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很容易将 AI 假想为资本的走狗,自身的敌人。但事实上,如果我们在心里锚定几个非常简单的 AI 技术走势,就会发现这种推论站不住脚。

  • 1. AI 技术一定会越来越简单。

  如果我们讨论一台由 CPU、GPU、NPU、ISP、显示模块、影像模块等组成的人类最复杂工业制品,那大家可能觉得这东西很复杂,不会用。但如果说这个东西叫手机呢?

  伴随着 AI 技术的成熟,一定会有更多软硬件形态来帮助 AI 落地,同时它的应用也会越来越简单,使用门槛将持续降低,从而有更多人将获得新的工作能力,甚至工作、创业的机遇。

  就像曾经开发一个网页,一个 APP 至少需要学会编程,但在智能体模式下可能只需要几个命令。使用 AI 这件事不断变得更加简单,受惠的就将是大多数人。

  • 2. AI 技术成熟需要漫长的时间。

  很多人看到武汉等地街头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会感觉就业压力来临了。但事实上,早在 2015 年左右,谷歌就已经把无人驾驶汽车放到了园区里。十年过去,无人驾驶依旧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试运行。

  这件事并不是在唱衰无人驾驶,而是表明任何技术都有客观上所需的成熟时间。无人驾驶、工业 AI 这类涉及核心生产方式与生产安全的技术,所需的成熟时间就更加漫长。AI 在进化,但我们的工作与能力也在前进。

  至少 AI 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宣告到来,而是涓滴流入庞大的现代社会。

  • 3. AI 融入工作一定是工具性与渐进性的。

  很多朋友所担心的 AI 替代工作,是那种一夜之间老板宣布不用上班了,岗位全部聘用 AI 了,颇有点《赛博朋克 2077》的味道。但事实上,我们能看到的 AI 融入工作,全部是作为一种工具与补充手段来实现。比如说,AIGC 可以写文案,那么谁最先用这个工具呢?其实恰好是文案岗位的朋友。

  AI 进入任何岗位,都需要原岗位的人来使用它。因此 AI 真正发生的作用可能是提升整个部门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导致聘用人数下降,岗位编制缩减等。在这个过程里,优先掌握 AI 的人,反而更具竞争力,同时或许还能创造出更多岗位。

  把握这些 AI 融入工作的趋势,会让我们强化对 AI 以及对自身就业的掌握感,能够从逻辑上预测智能化会不会发生,以及会何时发生,怎样发生。

  如此一来,即使你处在可以高度 AI 化的学科与行业中,也能够知道如何与 AI 相处,从而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最大化。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还能隐约发现一个关键点:AI 不是假想敌,而是新跳板。

  很多人认为,即使 AI 不会马上抢饭碗,但我又要学新东西,新技能,这也太难受了。

  然而,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学新东西。比如说,大家刚刚共同搞定了移动互联网这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并且用这个技术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新行业,新就业机会。我们见过满头白发的网约车司机,见过靠外卖软件在大城市立足的年轻人,见过无数白领通过某个 APP 改变人生。

  且绝大多数人非常享受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这场学习。曾几何时,我们也听过电商导致线下商业萎缩,社交网络让人们在现实中疏远的负面言论,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放弃智能手机带来的一切。这是因为我们从新技术中获得的价值,远远超过新技术带来的紧张感。

  在这个逻辑上看,AI 不是敌人,所有技术都不是敌人。他们只是工具,是我们活在这个时代的享受。就像网上说的,秦始皇玩过手机吗?同样的道理,秦始皇也享受不到 AI 带来的种种便捷与神奇。

  事实上,我们都不用刻意去迎接 AI 浪潮。早点接受新技术,可能获得的机会更多,不早不晚接受,说不定效果还更好,即使拖到最晚,我们也会随同大家一起接受新技术,只是没必要一直在恐惧、怀疑、焦虑与抗拒中面向新技术。这种心态对 AI 的影响不大,但却不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

  不妨尝试转变心态,率先站在 AI 这边。站在新技术,新机会,新事物这边。去思考新技术的发展需要什么,会导致什么,能引发什么。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带到工作中,或许就是一条最好的“后路”。

  这不是鸡汤。我见过 80 岁的 AI 开发者,也见过 8 岁的 AI 开发者,见过很多人用 AI 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必将见证更多人用 AI 升级自己的工作。

  不管我们年龄多大,学历如何,擅长什么,都不必困于面对 AI,如何给自己留后路的苦恼。

  因为 AI 就是你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