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软、Gucci背后,有个“碳中和刺客”

  文吕雅宁

  编辑苏建勋

  科技巨头谷歌,也不再宣称自己是“碳中和”了。

  今年 7 月,谷歌发布的最新环境报告显示,谷歌已停止大规模购买廉价碳补偿(carbon offsets),因此不再声称自身运营是碳中和的,而是改为:到 2030 年实现净零排放。

  从 2007 年开始,谷歌就一直保持运营碳中和,但这是基于购买碳补偿实现的。直到今年 7 月,谷歌亲自宣告了这一状态的终结。

  碳补偿,也被称为碳抵消,是通过购买碳信用来抵消自身碳排放的方法,这是一种常见市场化减排机制,也是企业实现碳中和的“最后一公里”。

  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排放了一吨二氧化碳,它可以用资助一个森林保护项目来抵消排放:这个项目通过保护森林,使其吸收相应量的二氧化碳。这样,企业就可以声称它抵消了自己的排放。

  但近两年来,这套机制麻烦缠身:相比于自身技术减排,用购买碳补偿来实现碳中和目标显得更容易,因此这条“碳中和捷径”常常被视为一种漂绿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是谷歌一家,迪士尼、壳牌、雀巢、Gucci 等大公司都开始“避嫌”,接连撤下“碳中和”话术。

  就连给这些企业认证碳目标的国际知名机构——SBTi,也在今年变身“碳中和刺客”,不仅身陷碳抵消争议,还被扣上漂绿的帽子。

  对于很多有减碳意识的企业而言,SBTi 不是陌生词汇。企业可以变着花样说自己何时实现碳中和,但如果要有个官方盖戳认证,则需要得到 SBTi 这位裁判员的认可。

  SBTi 的全称是 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译成中文是科学碳目标倡议,负责制定气候目标标准并对企业进行评估。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科学”是这个机构最大的特点。

  自 2015 年成立以来,SBTi 已为 5000 多家公司验证了气候目标,谷歌、苹果、微软、戴尔……几乎所有耳熟能详的大企业都位列其中。

  如果把碳中和比作一场考试,SBTi 制定的科学碳目标标准则是考纲,考纲的每一次变化都影响参与者的答题表现。因此,SBTi 标准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引发热议。

  但在今年 4 月,这份考纲标准直接上演了一个 180 度大转弯,原因就在于 SBTi 对碳抵消的态度转变:对于价值链(范围三)减排,SBTi 从完全不允许购买碳抵消,到允许 10% 的占比,直到今年 4 月宣布计划完全放开限制。

  这与 SBTi 此前坚持的立场严重不符,因此 SBTi 被质疑在气候治理的道路上大开倒车。这是一个以科学命名的气候组织,但眼下它的科学性正在不断受到质疑。

  图源:SBTi

  加入 SBTi,入学容易毕业难

  SBTi 的缘起要追溯至 2015 年,这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年份。《巴黎协定》在这一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中正式签署,195 个缔约国一致同意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2 摄氏度以内,并努力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

  《巴黎协定》签订后不久,SBTi 正式成立,这个组织背后的发起者是四家国际机构: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SBTi 为企业设定净零目标制定了第一个全球性的科学标准,以确保企业的行为能符合《巴黎协定》目标。

  如果今天打开搜索引擎,你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企业加入 SBTi 倡议。不过这是一项自愿性倡议,虽然没有任何一项法规,要求企业必须通过 SBTi 验证其减碳目标,但企业仍在争先恐后地加入。

  SBTi 官网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拥有 SBTi 科学碳目标的公司数量比 2022 年底翻了一倍之多。

  2015 年至 2023 年获批科学碳目标的公司的累计数量。图源:SBTi

  企业设定科学碳目标,一般要走五步:

  第一步是递交承诺:向 SBTi 发送一封申请信,表明企业打算设定科学目标。

  第二步是制定目标:根据 SBTi 标准,在提出申请后的 24 个月内制定减排目标。

  第三步是提交目标:向 SBTi 提交目标,以供官方验证。

  第四步是对外沟通:宣布目标并通知你的利益相关者。

  第五步是定期披露:每年报告全公司排放量并跟踪目标进展情况。

  第一个步骤,即递交承诺的步骤是免费的,即只要填写好公司信息,并向 SBTi 发送一封邮件就行。这个简单快捷的步骤极易造成一种误解:加入 SBTi 无比简单。

  “如果企业仅递交了承诺,就进行一波对外宣传,并借此收获外界关注和流量,而缺乏后续的目标设定和实际行动,这就很容易被质疑漂绿。”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转型中心研究员张文佺告诉 36 碳。

  从 2023 年 1 月起,SBTi 开始收紧要求:如果企业无法在递交承诺后的 24 个月内提供具体目标,就会被除名。

  过去,SBTi 仅会把那些没提交承诺的企业从其公共数据库中删除,但现在 SBTi 会明确指出没能在 deadline 前及时交作业的企业,还会明确标注“承诺已取消(commitment removed)”,相当于直接公开点名批评。

  今年 3 月,SBTi 更新的名单中显示,包括微软、宝洁、联合利华、沃尔玛等在内的 239 家企业,由于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建立并验证其减排目标,被移除了承诺名单。

  未按时提交具体目标,被标记“承诺已取消”的部分公司。图源:SBTi

  当企业制定好减排目标,提交给 SBTi 进行验证,这时就需要正式付费了。具体付费标准由企业规模、审验项目类型等决定,收费在 1250 美元至 16750 美元不等。

  “有点像大学时的毕业答辩,企业按照 SBTi 要求的模板与格式,写一篇关于自身减碳目标与减排路径的论文,现在要交给专家组去审验究竟是否合格。在启动审验活动之初,企业就需要根据审验项目的类型支付 SBTi 相关审验专家费。”晶科能源 ESG 总监姚臣谌说。

  放开碳抵消门槛,给“漂绿”大开绿灯

  大部分企业加入 SBTi 的动力简单明了:首先还是源于业务订单的推动。当大型跨国企业加入 SBTi 之后,也会对价值链上的供应商有更严格的规定。

  例如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就明确要求占其采购商品和服务金额 95% 的供应商,要在 2025 年前加入 SBTi。

  此外还有迪卡侬、耐克、H&M的供应商都被要求提交 SBTi 目标。简言之,如果不加入 SBTi,企业就拿不到下游大厂的订单。

  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诉求,毕竟 SBTi 是全球性倡议,巨头企业们接连加入,使之成为衡量企业减碳实力的一项可比因素。

  “同行都宣布加入了,我们也不能输。”一位新能源企业的 ESG 负责人说。

  SBTi 裁判员出具考纲,企业自觉交作业,这套机制一度运行地很顺利。

  但巨大的转折点发生在今年 4 月 9 日,SBTi 董事会突然发布公告称,计划更新企业的净零目标设定标准:企业可以使用环境属性证书(包含碳信用)来抵消范围 3 排放。

  早在 SBTi 成立之初,曾禁止企业通过购买碳信用实现碳减排。但《巴黎协定》签署后,对碳抵消项目的需求激增,SBTi 从完全拒绝碳信用转变为接纳部分额度,但最高抵消额度只能占到总排放量的 10%。

  而到今年,SBTi 计划直接取消 10% 的门槛,意味着企业想购买多少就购买多少,以此抵消范围三的排放。

  这项标准的放开,相当于直接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

  据说该公告还绕过了员工和顾问小组,导致内部通讯团队还以为网站遭到了黑客攻击。这直接引发内部不满,员工们甚至写了一封联名反对信,要求 SBTi 撤回该公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可以因此搭上便车的外部企业也提出批评。

  时尚品牌H&M此前一直是 SBTi 的支持者之一,但在今年 5 月,H&M集团可持续发展主管 Leyla Ertur 就直接致函 SBTi,提出反对意见。

  “合作融资、工厂电气化和可再生电力开发将比自愿碳市场信用更昂贵和复杂,并且有可能导致企业在这些关键问题上不采取行动。”她在致函中说。

  H&M的反对信(部分)。图源:H&M

  另一方面,碳抵消项目十分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例如全球最大的碳信用机构 Verra 就在近两年不断陷入信用危机,被质疑大多数项目是无效的。(36 碳此前报道:全球最大碳信用公司,信用破产了?|焦点分析 )

  “SBTi 董事会本应继续专注于范围三碳减排标准和方法的制定,以解决测算困难等问题,但 SBTi 董事会试图用碳信用额度来‘解决’范围三排放。”绿色和平企业碳中和与林业碳汇项目顾问杨方义说。

  这很容易传达一个错误信号:解决范围三碳排放,靠买买买就行。但并非如此,价值链脱碳背后是大量技术投入,其中的资金缺口并不会因为企业购买千里之外的一块碳抵消项目,而彻底解决。

  “若想真正实现范围三供应链端的碳减排,最有效的方式是要求供应商及时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杨方义说。

  这场风波一度延续数月。今年 7 月 2 日,SBTi 的 CEO 路易斯·阿马拉尔宣布辞职,虽然声称是个人原因,但持续的内外批评声很可能是加剧这场离职的催化剂。

  争议的本质:碳抵消究竟有没有用?

  今年 7 月 30 日,SBTi 终于给出回应,发布了企业净零排放标准修订计划的更新报告。

  对于备受关注的范围三减碳方案,SBTi 没有给出明确态度,只是在文件中整合了一些案例,更详细地探讨了碳信用在范围三排放中的潜在作用。除此之外,SBTi 并没有透露最终决定的走向。

  SBTi 表示在做出最终决定前,还要进行更多研究,而修订草案要到 2024 年底才会发布,争取在 2025 年底生效。

  从这场争议的本质来看,仍然是国际社会对于碳抵消的认可程度,特别是碳抵消在范围三减排中的作用有多大。

  “比如企业购买某个地区的热带雨林的碳汇项目,但这个项目和企业自身的供应链没有任何关系,并不能直接贡献于企业的减排过程,这是这类项目容易受到争议的最主要原因。”张文佺说。

  张文佺提到,现在国际社会对碳抵消的态度愈发谨慎,企业购买廉价且低质量碳汇,而被指控洗绿的案例时常见诸报端,因此潜在风险会越来越大。

  他建议企业优先选择自身价值链内的减排途径,即使购买碳抵消项目,也应该针对难以减排的剩余排放部分,并慎重选择高质量的碳汇。

  不过,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都提到,直接否认碳抵消项目也不科学,归根到底还是“度”的问题。

  “无论是碳抵消还是买绿电,虽然减碳逻辑不同,但都属于市场化减碳机制,在全球各地都有运行。这件事本身不是坏事,因为都是在给气候治理出钱,但是如何管控是更需要思考的。”姚臣谌说。

  除了优先落地企业自身减排以外,姚臣谌认为 SBTi 这位裁判可以给出更细分的状态标识,比如企业完成范围三的减碳目标后,究竟是通过技术减排,还是通过购买绿电,又或是通过购买碳抵消解决的,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标识,不要混为一谈。

  SBTi 的未来走向如何,还要等到最终标准草案出台才能给出结论。但一个足够明确的事实是:廉价低质的碳抵消项目,早已成为漂绿的重点怀疑对象。

  面对愈发严苛的碳中和认定标准,企业先做好自身分内之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