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重回增长轨道

  “会赚钱还懂省钱,阿里云有望明年上半年收入重回两位数增长。”

  阿里发财报了。一年前的这个季度,阿里云明确了现阶段的战略“AI 驱动、公共云优先”,以公共云技术为重心,开启自我改革。一手大力建设 AI 基础设施,一手大力研发自有的大模型。一年过去,上周五发布的财报说明,阿里云抓住了 AI 热潮带来的改革窗口,过去四个季度都交出了增收又增利的成绩。作为一家做基础设施生意的公司,连续四个季度增速上涨,基本可以明确趋势——阿里云稳步重回增长轨道,可以预期未来更高增长。

  01

  怎么算账

  这一季度,阿里云交出的财报很漂亮。季度营收 296.1 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排除了阿里并表业务收入之后,阿里云外部收入增长也超过了7%。同时,阿里云经调整 EBITA 利润是 26.61 亿元,利润率接近 10 个百分点,逐渐显露出基础设施的 scale up 商业特性,利润比前几个季度逐渐上升。

  财报解释称,收入增长是由于公共云双位数增长,这些公共云产品中 AI 相关产品采用量明显提升,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利润则是由于产品结构向利润率更高的公共云产品转型,以及运营效率的提升。

  同时,阿里在大力投入 AI 基础设施建设。上一季度财报中,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三个月的自由现金流,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56%,主要是由于阿里云基础设施投入及自营业务减少。

  本次财报里,阿里也明确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加码 AI 基础设施,要推动云计算在 AI 领域的渗透率。今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曾表示,阿里云 AI 基础设施依旧供不应求,服务器一旦上架就满载运行。

  过去一年,阿里云的收入增长从2% 逐渐向上,逐渐抬升至这个季度的7%。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在前几次财报电话会上曾表示,阿里云将在下半个财年,也就是自然年的明年上半年重回两位数增长。这个季度财报数据,也正在稳步走向这一目标。

  可以估算,阿里云未来一年营收可以走上 1100 亿到 1200 亿元的区间,经调整 EBITA 稳定在 10% 左右,成为一家稳定盈利的中型科技公司。对照 AWS 之于亚马逊的估值贡献,以云计算行业普遍采用的 PS 估值方法,阿里云对阿里巴巴估值贡献可以稳定在 3000 亿到 5000 亿区间。

  当然,阿里巴巴目前定价依旧仅仅体现了电商业务估值。但未来阿里云实现较高增长,同时稳定盈利之后,阿里巴巴对云计算的长期投入将实现价值回报。

  02

  AI 会带来什么

  AI 显然还处于初期阶段。洛杉矶发现金矿的时候,第一批赚钱的是卖铲子的人,这个人在 AI 时代叫做英伟达。所以,现在英伟达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英伟达的上游是云厂商,微软的 Azure、亚马逊的 AWS、谷歌的 GCP,然后是阿里云、Oracle。这是全球排名前五的云厂商。他们将 GPU 化零为整,再化整为零,按需提供给各类使用新一代生成式 AI 技术的公司。所以这一波 AI 给这几家公司带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阿里云除了享受 AI 带来的新增长之外,还趁机做了收入结构调整。大幅缩减项目制合同收入,扩大公共云产品收入,让收入结构变得更健康,毕竟公共云产品天然就是更高续订、更高利润,更符合 scale up 商业理论的生意。

  一年过去,阿里云的政企业务迈入健康周期,实现了盈亏平衡。公共云产品营收率先实现两位数增长。AI 相关收入三位数增长。可以说,阿里云收获了 AI 第一阶段的胜利果实。

  未来的 roadmap 可以看到短期和中期的结果。

  短期来看,大部分企业会在自己的数字化系统中,新增 AI 订单。例如做游戏的公司,会上马大模型 NPC 项目,用生成式 AI 来跟游戏玩家互动,加快新游戏上线周期,也降低新游戏试错成本。广告搜索系统可以被生成式 AI 重新改造,每一个推广可以更精准匹配到需要的人,给商家带来更高的投放转化。未来你接到的推广电话,背后大部分都会是一个 AI 机器人。视频和图像制作,会大量使用生成,而非人力制作。

  这些是短期就会新增的 IT 花费,其中部分流入应用生产,部分流入基础设施。应用生产部分会造福阿里云的 ISV 生态。基础设施部分就是阿里云的新增市场需求。

  中期来看,中国车企将向云计算采购大量 AI 算力,来对抗特斯拉的 L4 级别自动驾驶。业内普遍预估,特斯拉将在明年发布 L4 级别自动驾驶。这是生成式 AI 技术在大产业上的第一个落地应用。Transformer 架构的生成式 AI 技术,解决了远端信息学习和关联,自注意力机制让 AI 可以全局学习和生成判断,大幅提升了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程度。

  在这个季度举行的云栖大会上,何小鹏开着自家的新车现身。过去几年间,小鹏汽车采购了大量阿里云的 AI 算力,并且在新一代 AI 技术出现之后,新增了一波 AI 算力订单,用于端到端模型的训练。大模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绝不仅仅是车内的语音对话,而是端到端模型的广阔天空。也许,当特斯拉推出 L4 时,最抗打的中国车企会是小鹏。

  而对阿里云来说,可以将汽车的机会同等类比于机器人。Hinton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视频发言中预测,大模型未来的发展机会在于两个,第一是推理端的强化学习,第二是机器人。机器人的智能系统训练,与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训练有底层逻辑的相似性。都是基于 transformer 架构,采用大量视觉数据训练。同样会消耗大量的 AI 算力。

  所以,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在云栖大会的发言重点,是说 AI 时代的重点,不仅仅是数字世界,还是物理世界。未来长坡厚雪,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