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这是一句带有国民级别记忆色彩的话,不过,很少人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已有 20 年。
最近,用户打开百度 APP 会发现,这句 slogan 又出现在了开屏。
搜索引擎领域,因为有了 AI 的介入,正发生颠覆性变化,传统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核心入口,而 AI 搜索通过对话式交互正在打破这一趋势。随着深度推理模型和应用的普及,AI 搜索也逐渐成为一个“信息中介”,演变成了用户的“赛博伙伴”。
站在新起点上,百度的 slogan 又回到了刚出发的时候,这背后并不仅仅是品牌口号的改变。
作为一款拥有超 6 亿月活的超级平台,百度在向资本市场和用户释放转型信号的策略,也是一次重构商业模式的探索。
百度,一夜“回到”二十年前
一小句 Slogan 的变化,背后是一家公司战略迭代的小史。
2005 年 8 月,成立五年的百度,在纳斯达克正式 IPO,首日股价涨幅高达 354%,创下了中国公司海外上市首日涨幅纪录。上市为百度注入充足资金,推动后续百度搜索引擎技术研发以及业务版图扩张,巩固了百度在中文搜索领域的领先地位。
也是那一年,时任百度公司副总裁的梁冬,负责百度市场及公关战略的制定实施。他为百度定下了第一个 slogan,“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百度将这一 slogan 沿用了十一年,直到 2016 年。当时,移动互联网崛起,互联网公司巨头争先开启了信息流广告之争。百度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将 slogan 改成了“有事搜一搜,没事看一看”。
2021 年,百度将 slogan 改成了“百度一下,生活更好”,希望把流量引进来,把产业挖下去。百度移动生态战略开启全面升级,深化人格化和服务化战略,就百度 App 来说,具体的落实则是内容视频化、搜索人格化、信息服务化三大战略。
2025 年开年,百度又重新启用了二十年前定下的这个 slogan,“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同时接入了文心、DeepSeek R1 模型,并且官宣大版本升级,搜索全面“AI 升级”。
百度 APP 换了 slogan,新色调、新开屏
新版百度 APP 整合文心大模型与 DeepSeek 的模型能力,集成“AI 搜索”“全网信息提炼”“捏一下 AI 总结”“数字人智能体”等领先的智能体验。升级后的百度 APP 突出更个性化的搜索体验、更丰富的内容服务和更广阔的产品边界。
不仅如此,在产品侧,新版百度 APP 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是“百度早报”。在百度首页,只需要两手指“捏一下”屏幕,百度早报内容即刻呈现。
这种“捏一捏”后,信息呈现方式,与 APP 首屏信息流有着明显的差异。它可以看作是百度 APP 利用 AI 大模型在产品侧的一次探索。以智能化的方式,百度早报总结每日热点事件,配备了图文内容,展示当日大事件及内容概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体验新版百度 APP 的搜索,可以看到,搜索结果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 AI 总结和智能排版等。
AI 总结让内容更加精准,智能排版让结果更加丰富,这一类改造后的搜索结果,据说已经占到了 APP 整体搜索结果近 40% 的比例。
在 AI 总结页面,我们看到不管是生活知识类、历史文化类、时政经济类问题,都能够一步到位看到答案。
如果说,简单的 AI 总结是百度 APP 判断用户需要一个直接答案,一步到位来满足用户需求,那么,还有一些问题,平台则会判断用户是需要富媒体信息,整合包括视频、文章、百科,甚至是 AI 提炼的要点和时间线。
从 slogan 回归,到产品 AI 化改造,以及将大模型开源,可以看出,在内部,百度一直没有放弃自我迭代。
外界在复盘百度业务布局时,总会遗憾这家公司总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似乎,这种“知错就改”的状态,不回避错误与冲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也可能是这家已经成立 25 年的老牌互联网公司,在如此激烈迅猛的市场竞争和技术迭代周期中,还能够站稳脚跟的一个关键。
搜索大佬,夺回 AI 搜索定义权
AI 正在重塑互联网搜索,从关键词到对话式搜索,直给用户一个答案。它不仅改变了搜索的交互方式,还引发了搜索引擎市场的激烈竞争。
Perplexity 以无广告和高透明度为卖点,给搜索结果标注答案来源并支持追问,吸引了大批高价值用户,已经被视为是 Google 最有力的挑战者。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APP 对 AI 搜索的理解是,结合 AI 大模型深度分析用户行为、理解用户意图、把握个性需求,创新用户体验,重构产品边界。
在百度看来,AI 搜索的特点正在呈现三个明显变化:“通用化”到“个性化”,“工具化”到“内容化”,“信息获取”到“任务完成”,这些变化正在引领搜索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这种对话式搜索,满足用户在深度搜索、图文创作、阅读提效等场景下的提效诉求。而通过“灵感思路激发+办公能力增补+智能体生态补充”,百度的 AI 搜索,整合大搜索优势资源能力,可以满足用户在深度搜索、图文创作、阅读提效等场景下的提效诉求,打造有百度特色的对话式搜索体验。
此外,目前百度搜索已全量上线 DeepSeek 满血版。用户可在百度 APP 输入任意搜索词,完成一轮搜索后,在搜索结果页点击“AI+”进入 AI 搜索,再点击下方“‘去试试满血版’”即可与 DeepSeek 对话。
百度没有做“拿来主义”的表面功夫——把 DeepSeek 接过来就直给用户,而是结合自身优势,与其进行更深度的技术融合。
比如说,百度利用自身的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为 DeepSeek 提供更精准的知识来源,优化模型输出的可靠性与专业性。在回答复杂问题时,DeepSeek 会结合百度的实时检索数据,动态补充背景信息。
此外,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已经上线。文心智能体平台的开发者,也能随时调用 DeepSeek 模型权限创建并调优智能体,这极大地降低 AI 应用开发门槛。
百度还宣布,在未来几个月中陆续推出文心大模型 4.5 系列,并于 6 月 30 日起正式开源。文心一言自 4 月 1 日起全面免费,所有 PC 端和 APP 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
种种组合拳落下来,给市场感觉,百度今年技术战略的关键词就是“开放”。
过去,AI 大模型领域的竞争,着眼于参数规模和算力投入的“军备竞赛”,但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单纯堆砌参数的边际收益递减,行业逐渐转向以开发者生态和应用场景为核心的竞争。
开源社区的分布式创新模式,显著降低了技术优化的边际成本。DeepSeek 开源三个月后,便衍生出多个垂直领域模型。任何公司如果还固守闭源路线,可能面临开发者流失和生态主导权旁落的风险。
而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模型优化,可以加速技术传播与应用创新,从而构建更活跃的生态系统,形成“技术底座—开发者—数据—场景”的正向循环。
外部环境巨变,狠狠踢了百度一脚
从 APP slogan 的回归,到 AI 搜索能力的升级,再到全面下一代模型开源,这是百度在 AI 大模型赛道上,从“封闭自研”转向“开放协作”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5 年开年,百度就落地了以上诸多有战略意义的举措,这也说明百度内部一直充满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不过,作为搜索引擎行业老大,百度在 AI 搜索上的业务布局,为何总显得慢半拍?对人才密集度极高和资金技术雄厚的大厂而言,什么是其中的关键阻碍?
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传统的搜索引擎广告模式,与当前市面上 AI 搜索产品存在天然冲突。
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极高的市场份额。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份额持续保持领先,是众多广告主的首选平台。
在搜索引擎众多广告模型中,最核心的收入来源是搜索广告,即,广告主竞价关键词,用户点击广告时付费。其次才是,展示广告、联盟合作、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以及通过生态系统扩展用户基础,来增加广告收入。
传统搜索的广告,并不影响链接内容本身。而 AI 搜索的核心优势是,提供一个简洁而且直接的答案,而非链接列表,在回答中,插入广告会打断用户获取信息的流畅性,破坏沉浸式体验。
同时,如果 AI 将广告嵌入生成文本中,会让回答变得生硬,降低可信度,AI 的回答可能直接被广告“污染”,用户难以区分 AI 回答中的事实与广告内容。
对互联网大厂来说,商业模式与产品迭代,一直是一道左右互搏,十分难解的题。那么,为什么百度等诸多大厂决心在今时今日做出改变?
就在上周,2 月 18 日,百度发布的 2024 年财报显示,2024 年百度全年总营收为 1331 亿元,同比减少1%,主要受广告业务短期承压影响。
其中,百度在线营销收入全年为 730 亿元,同比减少3%,财报认为,主要受宏观经济和行业竞争影响。2024 年第四季度,百度在线营销收入为 179 亿元,同比减少7%。
百度的非广告收入全年为 317 亿元,同比增长 12%,其中,主要由智能云业务带动,第四季度增速达 26%。同时,2024 年,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持续高速增长,与 2023 年同期的 5000 万次相比,一年增长 33 倍至 16.5 亿。
百度在年报中表示,智能云业务呈现的强劲势头,抵消了在线营销业务的疲弱。
百度的核心收入来源在线营销(广告)开始下滑,而与 AI 业务相关的业绩,正在稳步增长,未来可期,这可能才是促使百度“想开了”的直接原因。
将 DeepSeek 作为第三方模型伙伴纳入自己的生态,是百度在大模型战略下以产业操作系统为目标的一次进展,本质上,是围绕“大模型+搜索”构建的生态级战略组合拳。更深度的开放体现在,百度敢于将自身核心业务和重点业务与 DeepSeek 做探索融合。
行业逻辑已经变了,大模型的竞争也从参数竞赛转向生态争夺。
开源模型本身可能难以直接盈利,而如果通过“开源引流+云服务变现”的模式,则可以构建一个差异化优势,有效拉动云服务需求,再通过开源吸引用户沉淀场景数据,进一步优化模型性能,形成“技术优化—用户增长—商业变现”的效应。
从视觉升级,到全端捏一下智能总结,再到 AI 智能总结和搜索结构化,由大模型支持的智能问答,日均覆盖了亿级搜索行为,并且率先推出 Search-Feed 形态,百度正在进一步尝试打破搜索、信息流和 AI 生成的边界。
而通过优化开发者生态和拥抱开源路线,百度在 AI 时代的技术竞争中又将收获新的动能。这也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从超级 APP 自给自足的“孤岛生态”,正转向连接越来越紧密的“技术共同体”。(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