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双Ultra,雷军的高端局

  品牌高端化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

  撰文/陈邓新

  编辑/黎文婕

  排版/Annalee

  眼下,小米风头正盛。

  2025 年伊始,小米市值先是突破 9000 亿港元,再连续突破万亿港元以及万亿人民币大关,目前正在冲击 1.5 万亿港元。

  资本市场之外,消费市场也亢奋起来。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 15 Ultra 暨小米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如期举行,小米 SU7 Ultra 的定价 52.99 万元,大幅低于此前的预售价 81.49 万元,一时成为互联网热议的焦点。

  这一次,又被雷军秀到了。

  那么,小米的品牌高端化,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冲高之下,小米与苹果终有一战?从致敬保时捷到比肩保时捷,小米底气几何?

  正面挑战苹果是早晚的事

  毋庸置疑,高端手机成为行业的“必争之地”。

  随着手机市场的洗牌,国产品牌逐渐取得行业话语权,战略重心也从“规模增长”转向“品质效益”,高端化自然成为行业的核心诉求。

  小米,也未例外。

  回溯来看,小米曾推出 note 系列、MIX 系列试水,并没有一蹴而就,毕竟“由高打低易、由低打高难”,直到小米 10 发布,2020 年才正式拉开迈向高端的序幕。

  于是乎,Ultra 系列成为冲高“排头兵”,这其中小米 12S Ultra 尤为值得一提。

  小米 12S Ultra 牵手大名鼎鼎的徕卡,补上了手机影像的短板,“银杏科技”曾报道其借此一度维系了长达 20 个月的硬件优势,这在快消品领域里是极为罕见的。

  一言以蔽之,小米找到冲高的最后一块拼图。

  现如今,小米又交出新答卷,带来与徕卡在移动光学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

  官方资料显示,小米 15 Ultra 搭载徕卡光学专业四摄,分别为 5000 万像素徕卡 1 英寸主摄、5000 万像素徕卡超广角、5000 万像素徕卡长焦、徕卡 2 亿像素超长焦。

  其中,徕卡 2 亿超级长焦具备超强解析力、超大进光量能力以及超远无损变焦能力,且镜头保护玻璃则采用全新的“徕卡超低反镜头玻璃”,能够提升全焦段镜头成像画质,大幅减弱“鬼影”问题。

  徕卡相机公司 CEO 马蒂亚斯·哈施曾表示:“小米×徕卡光学研究所’集合双方最精锐团队,打造引领时代的移动影像光学系统。”

  徕卡超纯光学系统

  不难看出,小米 15 Ultra 主打拍摄“夜景封神”,再远、再暗、再黑都不惧,对标的是专业影像设备。

  雷军表示:“Ultra,就是极致的追求和纯粹的向往。这是小米最近 5 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

  如此一来,小米 15 Ultra 或成为 iPhone 系列的心腹大患。

  图源:小米手机官方微博

  Canalys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排名位列前三,这也是小米连续第 17 个季度位居前三。

  这意味着,苹果、三星与小米三足鼎立的全球竞争格局已成。

  问题在于,苹果近年来挤牙膏式创新屡屡被诟病,逐步丧失了先发优势与绝对优势,与“华米 OV”持之以恒地卷技术形成了鲜明对比。

  此背景下,苹果成为“华米 OV”围猎的对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央视《经济半小时》曾报道,消费者在线下排队抢购小米和华为的手机,现场人满为患,大家有序排队画面和谐,而这样的场景曾经只有在苹果门店才能看到。

  小米 15 Ultra

  关于此,从业绩也可见一斑。

  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业收入为 185.13 亿美元,同比减少 11%,是苹果主要市场中唯一出现收入下滑的地区。

而《北京青年报》报道,2025 年 2 月 14 日,雷军在 2025 北京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表《坚守创业初心弘扬中关村创新精神》演讲,披露小米 2024 年业绩增速超 30%,预计 2025 年继续保持 30% 以上增速。

  事实上,这个压力并非局限于国内。

  小米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市场颇为活跃,正在缩小与苹果的差距:Omida 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苹果虽然依然是第一,可市场份额同比下跌了 1.4%,而位列第三的小米,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了 15.4%。

  由此可见,小米正面挑战苹果是早晚的事。

  打“新豪车”牌,小米凭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手机高端化见效,也有小米 SU7 的一份功劳。

  2024 年小米 SU7 的销量为 13.5 万辆,成为一款现象级产品,让更多人了解纯电新能源汽车,并购买纯电新能源汽车。

  破圈之下,品牌得以塑造独特性与高端化的联动印象。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小米 SU7 的进阶版被命名为 Ultra,即小米试图将 Ultra 烙印为超高端的代名词。

  此外,雷军表示小米 SU7 Ultra 要重新定义豪车标准,即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 BBA,“我们都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一个国产品牌全面崛起的时代,小米 SU7 Ultra 就是我们为这个时代打造的‘新豪车’。”

  更为关键的是,52.99 万元售价炸裂,出乎外界的预料。

  “不觉得高价就有面子,要让真正喜欢的人买得起。”雷军如是说。

  这意味着,只需一半的钱就可买媲美百万元级的高性能车。

  尽管如此,也不乏疑虑之声:“高配低价”虽然很香,但多年以来传统超豪华品牌经历了全球市场的持久考验,从而牢牢占据消费者的心智,品牌势能改变非一朝一夕可成。

  所幸,汽车并非一个可以倚老卖老的产业,“传统品牌一发力,国产新能源汽车卖得更好了”就是最好的佐证。

  即便超豪华品牌,也难与时代抗衡。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 年前 11 月销量排名前三的超豪华品牌宾利、玛莎拉蒂、法拉利,分别同比下降 71%、23%、43%。

  实际上,以创新为价值量尺重塑消费心智,成为国产品牌的共识。

  目前,仰望、尊界、小米、蔚来等品牌,纷纷推出超高端产品,触及国人曾经不敢想的领域。

  图源:雷军微博

  一名市场人士表示:“短短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就从被马斯克‘呵呵’,到了有对标 BBA,甚至迈巴赫的底气,这跟中国科技、产业、供应链等全面崛起不无关系,也是华为小米比亚迪这样有技术实力,并且肯真金白银砸钱砸人奋斗干出来的结果。”

  具体来看,小米 SU7 Ultra 打了三张牌。

  首先,与保时捷惺惺相惜。

  小米 SU7 Ultra 搭载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超级电机 V8s 最高转速为 27200rpm,采用宁德时代麒麟 II 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最大马力为 1548PS,零百加速为 1.98s,设计最高时速为 350km/h,百零制动距离 30.8 米……

  以上可见,这是一款追求速度与激情的高性能车。

更为重要的是,2025 年 2 月 14 日小米 SU7 Ultra 以 2 分 09 秒 944 的成绩刷新了上海国际赛车场官方认证的最快量产车圈速纪录,打破此前由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保持的纪录。

  这意味着,在保时捷国内的主场,小米 SU7 Ultra 成功踢馆。

  对此,保时捷官方予以祝贺:“此刻,点赞中国制造,也致敬所有心怀梦想的挑战者和探索者。生于赛道,驰于公路是保时捷不变的信条。让我们在下一个赛道再见!”

  由此可见,小米 SU7 Ultra 被保时捷视为一个平等的对手。

  复盘来看,小米造车一直在致敬保时捷,但出发点不是对标价格与外形,而是对标保时捷的性能与审美,从而与保时捷进行良性竞争。

  其次,智驾跟上第一梯队。

  在汽车赛道,智驾迈入“端到端”时代,由于更懂人、更辨路、更识物,一跃成为消费者重要购车决策之一。

  这么一来,端到端大模型成为华为小米比肩传统超豪华品牌的底气所在。

  其实,由于下场较晚,小米在智驾一途上处于追赶状态,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 2025 年 2 月 26 日 Xiaomi HyperOS 1.5.5 及时推送,小米 SU7 Ultr 实现了端到端全场景智驾覆盖,跟上了智驾第一梯队。

  图源:小米汽车

  “当前阶段,智能驾驶不是自动驾驶,仍需要驾驶人随时关注路况,必要时及时进行干预,确保安全第一。”小米汽车提醒道。

  再次,注重情绪价值。

  一名私募人士告诉锌刻度:“仰望 U8 原地掉头、U9 原地跳舞,实不实用另说,情绪价值拉满了,而小米 SU7 Ultr 讲了一个赛道崛起的热血故事,勇气成长的精神内核很符合年轻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味。”

  实际上,冲击超高端不仅要硬件配置全面拉满以及技术有独到之处,更要满足用户的情绪价值,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传统超豪华品牌的“护城河”。

  “新渠道-李霸天”表示:“这就好比相亲,自己大谈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多少存款,多尴尬呀,最好让中间人、第三方去透露。男孩子只需跟姑娘讲讲自己成长的故事、曾经的梦想、实现梦想路上的挫折,还有途中遇到的趣事,这样一来,姑娘会觉得你既有实力,还低调,更有个性、故事和趣味。”

  总而言之,品牌高端化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小米有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但也不能松一口气,毕竟外界对小米 15 Ultra 与小米 SU7 Ultra 有更高的期望。

  那么,小米需要积累更多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