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松
编辑/鄢子为
华为刚收到两笔款项,共计 115 亿元。
3 月 1 日,赛力斯、阿维塔同时宣布,已向华为支付第二笔“引望”股权转让款,分别为 57.5 亿元。
深圳引望,是华为子公司,前身为车 BU,即“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
去年,赛力斯、阿维塔表示,将分别斥资 115 亿元,购入引望 10% 股份,分三期支付。2024 年 10 月,两家车企各向华为支付了第一笔款项。
“引望已出具出资证明书及股东名册。”赛力斯称,第二笔钱的付款条件已经满足,2 月 28 日,为股权交割日。
估值 1150 亿元的引望,两大股东已就位,进入新阶段。
破壳在即
年初,一些华为车 BU 的员工,晒出在新东家深圳引望的工号。从 1 月 1 日起,他们的薪资由深圳引望发放。
一位将于 7 月入职的应届生告诉《21CBR》记者,是深圳引望给自己发的 offer。
“引望的技术、资产及人员转移工作,按协议约定有序推进。”阿维塔股东长安汽车表示。
按《股权转让协议》,赛力斯等车企,支付第二笔款项的条件是,引望完成实质性装载。
比如专利、商标转让,已提交变更登记并获受理,不得少于 5500 件;有形资产的所有权,转移至引望;超 4675 名员工的用工关系,转移至引望。
这意味着,新巨头即将破壳,用了五年的名字,要改口了。
华为车 BU,成立于 2019 年 5 月。
“将华为积累的 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优势延伸到智能汽车产业,成为智能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华为内部文件如是指出车 BU 的定位。
2021 年,华为打造出“智选车”合作模式,汽车设计、开发和销售都由其主导,相关车型搭载车 BU 部件。
余承东,于 2022 年 9 月升任车 BU 董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这块业务合作伙伴增多,“智选车”模式于 2023 年 11 月升级更名为“鸿蒙智行”。
鸿蒙智行模式下,车企不仅采用华为的智驾解决方案,还与其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余承东曾在直播间回忆道,2020 年,华为跟很多车企谈合作,没有人愿意,但与赛力斯“一拍即合”。
赛力斯原名小康股份,曾是重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车企,2020 年,扣非净亏损超过 23 亿元。
在华为智驾、营销等能力加持下,赛力斯市值飙升至 1800 亿元,一跃成为头部车企。其预测,2024 年总营收超 1442 亿元,净利润超 55 亿元。
问界打样,华为陆续与奇瑞、北汽新能源和江淮汽车合作,推出智界、享界、尊界三个品牌。
“问界大卖,2024 年一季度,我们的智选车 BU、车 BU,全部扭亏为盈。”余承东对外表示。
引入战投
有了鸿蒙智行的订单,车 BU 快速壮大。
2023 年 11 月,华为宣布成立一家独立公司,将车 BU 及相关人员资产注入,并开放外部融资。两个月后,引望注册成立。
“ (华为)是国内智驾的头部。”自动驾驶公司驭势科技董事长吴甘沙告诉《21CBR》记者。
在他看来,这是持续投入资源的结果——华为招的人,都是业内培训好的高手,省掉了从 0 开始的时间,且组织能力强。
即将入职引望的人士称,公司开出的薪资,比较有竞争力。
有报道称,引望拥有超 7000 人的研发团队,在研发上累计投入 400 多亿元。
“过去几年,车 BU 每年亏 100 亿元,后来亏 80 亿元,2023 年亏了 60 亿元。”余承东在 2024 年初算了一笔账。
赛力斯入股时,发布了一份针对引望的模拟审计报告。
这份文件指出,引望 2022 年、2023 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 21 亿元、47 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 75.9 亿元、56 亿元。
2024 年,引望由亏转盈。1-6 月,营收增至 104.4 亿元,净利润高达 22.3 亿元。
趋势向好,阿维塔科技,于去年 8 月宣布,拟斥资 115 亿元,获得引望 10% 股权。
同月,赛力斯以同样的金额,并购引望 10% 股权。引望估值达到 1150 亿元。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看好引望发展前景,称要花三年时间,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台量级目标,带动“引望百万台套供应”。
“这是一年前谈的估值,如果现在谈,早就不是这个数了。”
华为时任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称,引望引入的投资者必须是战略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作为一个独立公司,引望会平等地对待所有客户。
2024 年 12 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引望此前为长安汽车预留了 20% 的股权,考虑到阿维塔与华为合作更紧密,由其先购买引望 10% 股权。
“未来会根据情况,对预留的另外 10% 股权作出安排。”朱华荣表示。
加速上车
过去的 2024 年,鸿蒙智行共销售 44.5 万辆车。
在高端市场,起售价近 47 万元的 M9,上市一年就揽获超 20 万台大定。
销量就是硬道理,鸿蒙智行阵营其他车企,重视与华为的合作。
“智界”是华为与奇瑞汽车打造的品牌。其董事长尹同跃直言,“跟着华为走,肯定成功;跟着余承东走,肯定成功。”
尹透露,为了顺利推进与华为的合作,奇瑞开除了一个高管,称“谁不听就走人,理解就合作,不理解就走人”。
紧随阿维塔脚步,长安汽车旗下另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深蓝,也选择和华为合作。
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告诉记者,S07 和 L07 两款产品,已经搭载华为乾崑智驾解决方案,成为 20 万元内首搭该方案的车型。
智驾功能,是用户购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邓承浩判断,2025 年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智能化所占比重,将会越来越大。
比亚迪旗下方程豹、东风岚图等相关车型,也搭载乾崑系统。
广汽集团也于 2024 年底,官宣与华为联手打造新品牌,大概率会采购引望产品。2025 年,数十款搭载乾崑系统的新车,将上市。
引望最稳固的订单,还是来自“四界”。2025 年,鸿蒙智行销售车型扩充至超过 10 个,将冲击更高销量。
拿到更多订单的引望,技术迭代加速。据悉,车 BU 正在压强式投入研发下一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自动化、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下半场就是智能化。”
余承东表示,竞技比赛中,取得胜利还要看下半场。他预计,L3 级自动驾驶最快将于 2025 年实现商用。
除了技术实力,吸引车企的,还有华为的品牌势能。
2 月 20 日,余承东宣称,华为智驾系统,已经全国都能开、有位就能停,为 L3 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左手智驾,右手品牌,引望产品加速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