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研究揭示,长时间盯着屏幕可能升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ApoB 或是关键“幕后推手”。

  长时间盯着屏幕,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电视,已成为现代生活的常态。但你是否想过,这看似无害的习惯可能正在悄悄损害你的心脏健康?一项最新研究聚焦于屏幕时间与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系,试图揭开这一现象背后的真相。

  ASCVD 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源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中的意外堆积。据 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ASCVD 病例已激增至 5.23 亿,夺走了 1860 万人的生命。尽管高收入国家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发病率有所下降,但在中低收入国家,如东欧和亚洲地区,这一数字仍在攀升。以中国为例,2001 年至 2011 年间,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住院率从每 10 万人 3.5 例猛增至 15.4 例。面对这一严峻趋势,探究 ASCVD 的风险因素显得尤为迫切。

  如今,屏幕时间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片段。美国人平均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时间约为 7 小时,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6 小时 40 分钟。已有研究表明,过度使用屏幕会带来诸多健康隐患,比如增加死亡风险,或对儿童及成人的心理和认知功能造成损害。然而,屏幕时间与 ASCVD 之间的联系却鲜有定论。一些研究观察到屏幕时间与空腹甘油三酯、HDL 胆固醇和 LDL 胆固醇等生物标志物有关,但结果并不一致。到目前为止,仅有两项前瞻性研究支持屏幕时间与 ASCVD 发病率的相关性。

  血脂代谢紊乱在 ASCVD 的病理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科学研究证实,高水平的 LDL-C 会引发内皮功能障碍,激活巨噬细胞中的 NLRP3 炎症体,产生促炎因子和活性氧,甚至诱发动脉血栓。人群研究进一步发现,总胆固醇(TC)和 LDL-C 升高、HDL-C 降低与心血管事件增加直接相关。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证据揭示,ApoB 脂蛋白(LDL-C 的主要成分)在动脉壁内的异常堆积可能是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疾病进展关联的起点。一项大型国际观察研究指出,ApoB/ApoA1 比率是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最强指标,甚至超越 LDL-C 和 HDL-C 等传统标志物。另一项研究还发现,血 ApoB 水平与 ASCVD 发病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即便在调整了 HDL 胆固醇水平和降脂药物使用后依然显著。然而,目前仅有一项研究探讨了屏幕时间与血 ApoB 水平的关系,却未发现明显关联。令人好奇的是,过度屏幕时间是否通过升高 ApoB 增加 ASCVD 风险,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基于此,我们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全国队列数据,首次探索了基线屏幕时间与血脂标志物(如总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ApoA1、ApoB)及 ASCVD 风险评分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屏幕时间引起的血脂变化在屏幕时间与 ASCVD 发病率关联中的中介效应。研究覆盖了 7124 名参与者,他们在 2009 年提供了血脂数据,并在 2011 至 2015 年间至少完成一次随访。参与者每天的屏幕时间通过面对面问卷收集,包括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活动。

  研究发现,屏幕时间越长,血 LDL-C 和 ApoB 水平越高,而这与随后 6 年内 ASCVD 发病率的升高存在一定关联。这些结果初步提示,含 ApoB 的脂蛋白可能是连接屏幕时间与 ASCVD 的重要路径。或许,下次当你沉浸在剧集或游戏中时,不妨稍作休息,给心脏一点喘息的机会。

  本文译自 BMC,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