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式茶饮之王”正遭遇“昏暗”时刻。
来源投资家(ID:touzijias)
作者老高
中国“新式茶饮之王”正遭遇“昏暗”时刻。
投资家网获悉,知名新消费独角兽喜小茶子品牌喜小茶,关闭了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这意味着,定位在“大众消费”的喜小茶以失败告终,彻底退出茶饮舞台。
遥想 2020 年,喜小茶品牌刚诞生时何等风光,90 后富豪、喜小茶创始人聂云宸寄予了喜小茶极高期望。在他看来,“中国茶饮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喜小茶便是聂云宸的一盘大棋。
为实现“全面统治中国茶饮”的愿景。喜小茶“千里走单骑”开启了一轮轮扩张,分别在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建立 22 家门店,向中国茶饮各路大军发起挑战。
然而,才过两年,喜小茶就“败走麦城”不免唏嘘,到底是谁覆灭了聂云宸的幻想?
一
聂云宸幻想“全面统治中国茶饮”的美梦,破灭了。
这个 90 后年轻人曾缔造中国创业“神话”,从普通人一跃成为身价 40 亿元大富豪。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杀死”喜小茶、毁灭美梦的人竟然正是聂云宸自己。
时间要回到两年前。彼时,聂云宸斗志昂扬。喜茶通过社交平台向外界推出了一个全新子品牌喜小茶,引起新消费行业广泛关注,喜小茶的出现也让喜茶丰富了茶饮赛道的布局。
相比主打高端的喜小茶,喜小茶做的是中低端生意。在官方的描述中,它们有三个特点:一,价格相对便宜。比着喜小茶 30 元左右的价格区间,喜小茶定价6-16 元;二,强调性价比。它们打出了“真奶无奶精,真果无添加”的选宣语;三,远离核心商圈。
聂云宸当时认为,“中国茶饮没有一个真正的品牌”。过去,喜小茶走高端路线,无法对用户画像全面覆盖,如果要做“真正的品牌”,就需要覆盖用户,这是喜小茶品牌问世的初衷。
喜小茶诞生,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以更低的价格喝到物有所值的饮料,来弥补喜小茶品牌覆盖力的不足。聂云宸的想法挺好,根据喜小茶周年报告显示,他们用一年时间分别在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开了 22 家门店,月均能卖出 1 万多杯饮料。
对于一个刚出道的新品牌来说,一年 22 家门店、月均 1 万多杯饮料,是个不错的起步。可到了 2022 年,火爆的喜小茶突然一蹶不振,22 家门店陆续关闭,连官方账号都不更新了。
实际上,年初就有消息称,喜小茶在悄悄关店。至于关店原因“莫名其妙”,因为前面官方还在讲述喜小茶是如何拿下年轻人、盈利赚钱的,后面怎么就崩了?
经过媒体人多次走访发现,喜小茶“爸爸”喜小茶在定价上逐渐模仿“儿子”。简言之,喜小茶动了喜茶的“蛋糕”,试想能便宜买“天然、好喝”的饮料为何要去买昂贵的喜茶?
喜小茶火爆时,外界流传出一种说法, 喜茶要靠喜小茶来应对“低端茶饮之王”蜜雪冰城的边界扩张。即便聂云宸嘴上不愿意承认,蜜雪冰城会是喜茶的竞品,但他也要考虑喜茶未来的出路,尤其在资本市场,盈利、规模、空间代表着优势与价格。
聂云宸自然也清楚市场局限带来的弊端,“高端永远都是大众消费的小众群体。”以同样走高端饮品奈雪的茶为例,赴港 IPO 期间,估值 129 亿元,门店超 400 家。
上市之后,高端饮品路线不仅没有帮助奈雪的茶环节经营压力,还出现了单价升高、门店增多,却越卖越亏的现象。根据奈雪的茶发布的 2022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 20.44 亿元,经调整净亏损 2.49 亿元,较去年同期 0.48 亿元盈利下降了 618.75% 。
奈雪的茶产品均价达到 43 元,号称“全网最贵奶茶”,可它们的业绩惨得离谱。
二
由于缺乏市场想象空间,奈雪的茶股价遭遇大滑坡,市值仅 82.33 亿港元。
比 IPO 前估值低了差不多 50 亿元, “老对手”遭遇的惨状,聂云宸不可能不引起警觉。
虽然,奈雪的茶在资本市场先行试水,但在中国新式茶饮江湖,喜茶的影响力无出其右。
新颖的“网红打卡”模式,别具一格的气质,让喜茶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大军的心。
创投市场,喜茶是资本手中的“香饽饽”。6 年拿下 5 轮大额融资,把高瓴、红杉中国、IDG 资本、淡马锡、腾讯投资、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这样的 VC/PE 、产业资本“大户”收入囊中。
2021 年,那笔 5 亿美元 D 轮融资,喜茶拿到了投后估值 600 亿元,几乎碾压所有新式茶饮对手,奈雪的茶气晕在港股,它们拼了命争到的“新式茶饮第一股”仿佛像个笑话。
可是风水轮流转,做低端生意的蜜雪冰城竟然同样拿到了 600 亿元估值,走在冲刺 IPO 的路上。 当一个低端生意的想象空间跟高端差不多,原本那个高端生意就不那么高端了。
聂云宸想到了一个方法,创造新品牌来弥补喜茶缺失的想象空间。这步棋走的不错,与其让对手慢慢伸向高端生意,不如“降维打击”去渗透中低端生意,找点安全边际。
单从名字看,聂云宸用心了,却透着一个 90 后大富豪的纠结。取个新名字怕年轻消费者不买喜茶账,于是巧妙的加了个“小”字,以区分它是喜茶下面的子品牌。
传统文字中,小代表着低,大代表着高。他想用喜小茶告诉外界,其开拓新市场的决心。
如果计划没有变化,喜小茶后面的路会复制喜小茶模式,或再成立一家新公司继续融资。聂云宸没有想到的是,蜜雪冰城毛利率太高,导致所有玩家都在琢磨进军中低端生意。
最有效的方法,其实不是成立新品牌,而是“降价”。这导致喜茶不得不应消费大趋势随波逐流。今年 1 月,喜茶方面公开宣布,进行价格调整,部分茶饮降价 1 元-7 元不等。
一些网友表示,“现在连卖饮料的都出来割韭菜了。”喜茶方面趁机做了一波宣传,小红书上关于“喜茶便宜”的话题就多达一万多篇笔记,用“喜茶真香”代替“降价真相”。
彼时,聂云宸似乎忘记了在中低端市场亦有布局。
“精明”的喜茶用“自杀”的方式杀死了前景一片向好的喜小茶。
三
可这是不是聂云宸想看到的?
随着喜小茶关闭了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这个定位中低端的“大众消费”品牌彻底退出茶饮舞台,想做出中国茶饮第一个真正品牌的聂云宸,幻想覆灭。
喜小茶关闭全部门店,中国“新式茶饮之王”依然有着体面的解读。
那是他们的一次成功试水。
正如前文所述,拿到 600 亿元估值的喜茶没有上市,即一切财富都是梦幻泡影。
90 后富豪想要真正变富,一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价值变现。估值这东西,风云莫测,不转换成市值总是有点虚幻,它可以被抬高,就能被压低。
今年,资本市场的食品饮料、白酒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招商中证白酒指数近一年跌了 21.9%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跌了 22.46% 。饮料板块低迷,影响了 VC/PE 对前瞻市场的投资。
整个创投市场,就没开过几个饮料的单子,更别说 600 亿元估值。
业务定位模糊是消费品行业的大忌。在不推出新品的情况下,强行降价改变市场策略,往往会让一家公司陷入被动。投资人需要思考,“这家公司估值水分到底有多大?”
两年前,聂云宸估计想到过此问题,他想切中低端市场,又不想破坏喜茶估值,财富流失。靠喜小茶慢慢渗透,幻想把喜小茶打造成一家覆盖全阶段消费市场的“巨无霸”。
“上不惧奈雪的茶,下不畏蜜雪冰城。”
两年后,新消费投资风口切换,VC/PE 涌向硬科技,聂云宸慌了手脚,为不被其他玩家挤压市场与空间,喜茶最终要通过业务“自杀”的方式,迎合赛道。
就在这个月,喜茶做了一个“蜜雪冰城”的决定,寻找事业合伙人,开放加盟。条件是,“需要一次性缴纳至少 41.3 万元加盟费,同时提供 100 万元现金或可变现资产流水。”
而喜茶的高端圈子“朋友”奈雪的茶、乐乐茶均没有选择走加盟商路线。按着行业口径,“加盟会扩大资金盘子,也会拉低品控。”聂云宸此时打出加盟牌,显然剑走偏锋。
中国“新式茶饮之王”喜茶的 600 亿元估值,还能守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