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态 LT,作者|张文钦,编辑|胡展嘉
25 岁的腾讯,站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情况对比过往更加艰难、局面更为被动。
11 月 16 日晚间,腾讯控股发布 2022 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营收 1400.93 亿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 322.54 亿元,同比增2%,告别连续四季度下滑趋势,回归到正增长轨道。与此同时,腾讯以分发特别红利方式,将其所持有约 9.58 亿股美团股权分发给股东,分派比例为 10:1(每持有 10 股腾讯获派 1 股美团)。
随后,哔哩哔哩、京东等腾讯系中概股美股盘前下跌。腾讯股价自 2021 年 2 月以来也持续震荡下跌,港股最大跌幅逾 70%,直至近半个月才逐渐开始改善,但股价仍处低位。
▲图:腾讯股价走势
在最近的司庆会上,总办成员提出了全新的思维模式——零基思考。顾名思义,即摆脱现有框架从零开始思考事物的价值。这种“零基思考”,不仅涉及到项目预算、业务布局,还包括人员配置等。表现到公司管理上,就是新一轮的“降本增效”,通过调整业务重心、优化组织架构,进而止跌反弹、逆势增长。
今年以来,除了规模庞大的 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也是每轮调整的“重灾区”。此前 36 氪消息称,包括在线视频 BU(含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等在内的多个业务部门,都在进行不同比例人员裁撤,有些部门裁员持续数月、比例已经达到 10%。
与之相反的是,依托微信生态成长起来的视频号却收获了喜人成绩:二季度,总用户使用时长超过了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 80%,视频号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
长视频和短视频业务部门之间相互看不起、相互对掐,也在成为一种常态。前者认为短视频在浪费公司资源,后者认为长视频保守、缺乏创新性,双方各持己见、暗暗较劲。对于习惯“内部赛马”的腾讯而言,视频业务之间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无法避免。
01 此消彼长与左右互搏
“涨不动”,是当下横亘在腾讯视频心头最大的石头。
作为以增值付费服务为重要收入来源的平台,付费会员数无疑是关系腾讯视频盈利能力的生命线。但从 2020 年四季度起,平台付费会员数增长就陷入颓势。
进入 2021 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更是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下滑,二季度增长甚至陷入停滞。即便三季度在《扫黑风暴》《你是我的荣耀》等热门剧集加持下,付费会员数有了一定增长,但全年增长水平仅维持在同比1%,至 1.24 亿。而这种爆款剧集带来的付费会员增长故事并没有持续太久,2022 年腾讯视频承压明显。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腾讯自制电视剧《梦华录》在 2022 年 6 月全网播放量第一,腾讯视频移动端日活账户比其最接近的同行领先 20% 以上,但这并能代表腾讯视频的付费会员增长情况。截至今年二季度,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 1.22 亿,较 2021 年底减少了 200 万。
在付费会员数增长显出疲态之际,平台能想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涨价。2021 年 4 月、2022 年 4 月,腾讯视频两度上调了付费会员收费标准,连续包月会员单月订阅费从最初的 19 元分别涨至 20 元、25 元,涨幅超过 30%。
如果按照 2021 年底的 1.24 亿付费会员数来计算,每个付费会员涨价 6 元,理论上单季营收同比就应该增加 22.32 亿元。实际上,腾讯视频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不仅付费会员数出现了逆增长,广告收入还出现了下滑,直接导致腾讯当季媒体广告收入下降了 25% 至 25 亿元,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降 18% 至 186 亿元,平台目前仍处于亏损中。
而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进一步下滑至 1.2 亿,其所在的媒体广告收入部分同比也下降了 26% 至 26 亿元,导致腾讯网络广告业务 2022 年三季度收入同比降5% 至 21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大行业,爱奇艺几乎同步推出了付费会员涨价政策,公司已经在 2022 年一季度实现了成立十二年来的首次盈利——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达 1.691 亿元。这让同处长视频赛道的腾讯视频多少有些尴尬。
除了外部企业鲜明业绩对比带来的压力,腾讯视频面临的内部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此前发布的 2022 年二季报和半年报,堪称腾讯上市以来最差财报。在一众表现不佳的业务中,视频号俨然腾讯“独宠”,成为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根据今年二季报,微信账户总数已经达到 12.99 亿,其中视频号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总用户使用时长已超微信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长的 80%。视频号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日活跃创作者数量和日均视频上传量同比增长超过 100%。
视频号飞速增长的同时,腾讯也在积极推进商业化进程:先后上线了原生信息流广告、“视频号小店”,通过多元商业模式增加营收。
广发证券测算,在此基础上,视频号的信息流广告收入空间约为每年 109 亿元;结合视频号商家卖货,未来微信生态中电商流水金额仍有提升潜力,潜在变现规模约有望达到每年 200 亿元至 300 亿元。有乐观的机构还预测,视频号带来的收入规模将超过 370 亿。虽然视频号的电商直播业务仍未成熟,实际落地尚需要时间,但其商业潜力已经展现出苗头。
得益于视频号直播服务等收入增长,腾讯社交网络收入成为今年二季度难得增长的部分,同比增长1% 达 292 亿元。刚刚发布的三季报还特别指出,广告主对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告主。
02 “暗战”正在上演
踩在“巨人”微信肩膀上成长起来的视频号,一直被当作微信的原子化内容组件,通过打造独立账号体系承载微信生态里的视频和直播内容。它的崛起对于腾讯而言,不仅能够为其拿到从移动互联网通往 5G 时代的“门票”,更重要的是能抵御外部应用对微信用户使用时长的侵蚀。
早在 2013 年,腾讯就发布了短视频创作平台与分享社区——微视,对标“秒拍”,以此开启了“短视频梦”。
由于当时 4G 网络、智能手机等软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包括秒拍、美拍等在内的一众短视频 APP 均倒在了历史洪流中,缺乏变现能力和清晰定位的微视也不例外,项目一度关停。但腾讯并没有就此放弃,眼见着快手、抖音逐渐站稳脚跟,在短视频领域异军突起,迅猛抢占用户 APP 使用时长,腾讯自然坐不住。
2018 年,腾讯将此前关闭的微视进行复活,并投入数亿元补贴内容创作者,甚至想用微信扶持微视:当用户点击“朋友圈”发布按钮,系统会显示用“微视”拍摄。只可惜,即便找来“大哥”帮忙,微视也没能逆天改命。据 Quest Mobile 数据,2021 年一季度,微视月活用户不足 1 亿,与抖音、快手平台相差甚远。
腾讯也急了,高峰期曾推出过十余个短视频 APP,犹如“下饺子”般密集。归根到底,这其实是一场平台间的用户使用时长争夺战。在互联网新贵字节等面前,拥有超 10 亿日活 APP 的腾讯甚至都不是防守者,而是进攻者。
据 QuestMobile 报告,2019~2020 年,在线视频每用户月均使用时长从 14.2 小时降至 13.8 小时,短视频使用时长则从 30.5 小时增长到 42.6 小时,是长视频用户时长的近 3 倍。
图:2019~2020 年用户人均使用时长(数据来源企查查)
如果按照企业派系划分,字节及快手依托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增长,在 2020 年 12 月~2021 年 12 月间继续提升对用户时长的占据,分别增长了 5.2 个百分点和 1.1 个百分点;对比而言,腾讯在这一年间,APP 用户使用时长下降了 3.8 个百分点。
图:移动互联网头部派系 App 使用时长占比(数据来源 QuestMobile)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腾讯、字节还是快手,广告都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决定公司广告收入水平的指标,除了用户规模,使用时长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理解,腾讯为何不放弃“短视频梦”,坚持抢夺抖音、快手等平台挤占的用户时长。某种程度上说,视频号之于腾讯,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为了帮助视频号快速成长,腾讯可以说是倾尽全力,投入一切可用资源。
首先,在选择应用承载形式时,腾讯没有将视频号作为独立 APP,而是以服务平台的模式直接嵌入到微信中,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更利于快速积累用户;其次,在微信“发现”页将“视频号”置于第二位,仅次于“朋友圈”,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还将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绑定,从公众号资料页能轻松找到视频号,视频号直播开播时,公众号也会有状态提示。
如果这些还不够明显,那在“2022 微信公开课 PRO”活动上,微信视频号稳稳排在演讲顺序的第一位,足以彰显其在公司内部的“核心位置”。
同样作为内容平台,视频号越得势,意味着其它视频平台越弱势,对腾讯视频也不例外。毕竟用户时长是固定的,一天只有 24 小时,无论是被腾讯系 APP 还是其它派系 APP 抢夺,最终剩给长视频的时间都有限。
即便从视频内容上看,短视频也可能与长视频存在争夺资源的情况。近两年来,微信视频号与 TME Live 共同举办了多场线上演唱会,如崔健首场线上演唱会、西城男孩音乐会、五月天跨年演唱会等,将“爷青回”的生意彻底玩儿明白了。
以周杰伦演唱会为例,正式播出前,全网预约人数就突破 1500 万。据不完全统计,5 月 20 日和 21 日晚两场周杰伦演唱会重映观看量接近 1 亿,创造了在线演唱会最高观看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演唱会进行期间,视频号还在商城里上线了 12 件商品,其中售价 59 元的抱枕、69 元的手链、79 元的渔夫帽开场 30 分钟就售罄。而在腾讯大力发展视频号以前,线上演唱会大多由腾讯视频 Live Music 品牌打造,同步腾讯视频、QQ 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直播。仅 2015 年,腾讯视频就高密度推出了 50 场演唱会,其中包括 24 场顶级的演唱会,背后的商业潜力和品牌影响力不难想见。
如今这些资源都被视频号“抢”走了,腾讯视频免不了遭受损失,两个团队间的暗战随之而来。
03 愈发艰难的腾讯视频,前路在何方
据视灯研究院数据,2021 年 12 月,视频号 DAU 已达 5 亿,同比增长 78%,其用户体量已介于抖音与快手(主站+极速版)之间。
来势汹汹的视频号,成长喜人,但却让腾讯视频前路愈发艰难。
对长视频平台来说,其变现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品牌广告收入,另一个即付费会员收入。后者在平台接连上调价格后,难免会打击用户续费积极性,近两个季度付费会员数下降就能从侧面说明。
前者目前面临的难题在于,长视频平台的广告模式主要是以片头和片尾贴片广告、植入广告、冠名贴标广告等为主,要想广告曝光就必须观众点开观看,甚至观看完毕整个视频。相较于短视频信息流广告和作品植入式广告,难度明显更大。
而当前视频爆款愈发捉摸不定,用户时间呈碎片化特征,投长视频的方法和价值很难定义。“不确定”“碎片化”和“广告内容化”,是品牌投放长视频普遍遇到的几个痛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品牌投放都变得更谨慎,希望获得更明确的“参考答案”和更完善的策略组合。这就在无形中加重了腾讯视频的变现难度。
除此之外,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用户使用短视频时长越来越长,使用长视频的时间在被逐步压缩。
MoonFox 发布的《2022 年 Q1 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依然保持稳定扩大趋势,达到 33.8%,对比上一季度扩大了 1.5%,对比去年一季度扩大了 4.2%,继续成为霸占移动网民最多时间的行业;而在线视频 APP 占用户每日使用时长的比重已经从 2021 年的8% 降至今年一季度的 6.8%。
图:泛娱乐行业用户时长占比(来自:MoonFox)
即便长视频平台启动“版权维护”机制,打击短视频平台的“影视解说”“影片赏析”“视频精华 CUT”等侵权内容,以维护自身利益,但实际操作起来不似想象中容易。
一方面,版权方需要时刻监控、持续督促下架相关内容,投入大、成果小;另一方面,针对违规账号逐一诉讼,难度较大,维权时间成本和人力金钱成本高。尤其是进入 2022 年,短视频平台已经快跑进入与长视频合作时代,实现了从针锋相对到携手合作的身份转换。
今年 7 月,抖音宣布“牵手”爱奇艺,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这无疑给了视频业一颗“重磅炸弹”,更是炸的腾讯视频措手不及。虽然之后有消息称,腾讯视频将与快手合作,但却遭到腾讯视频方否认。
但在开放协同的行业大环境下,腾讯视频要想“独善其身”,以一敌多,显然不是明智选择。摆在它面前的路只有一条:打不过就加入,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抗敌。
而相较快手或其他外部短视频平台,同一公司体系内的视频号无疑是更好选择。两者一个在社交、流量、变现上发力,一个在内容、版权层面补充,组合出击或能形成合力优势,也可能成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下个阶段的“杀手锏”。
或许是看明白了腾讯发力短视频的逻辑,即便腾讯股价今年持续下跌,其超级“铁粉”段永平却毫不犹豫“抄底”。截至 10 月 25 日,他已经按照“每掉 10% 就加仓”的计划,一年六次加仓腾讯了。
当腾讯站上发展的十字路口,内部合作的收益远比暗战大,相信腾讯视频和视频号都清楚。